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1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ΔH= −99 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_____(”)影响。

②25℃101 kPa下测得,2mol SO21 mol O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________198 kJ(填大于等于小于)。

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出2418 kJ热量(25℃101 kPa下测得)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mol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45kJ,则反应H2(g)O2(g)H2O( l )ΔH =________________kJ/mol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无 小于 H2 ( g ) +O2 ( g )H2O ( g ) ΔH =−241.8 kJ/mol(或2H2 (g) +O2(g)2H2O(g) ΔH =−483.6 kJ/mol) −286.8 【解析】(1)①图中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B为活化能,反应热可表示为A、C活化能的大小之差,加入催化剂,活化能减小,反应反应热不变,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②25℃、101 kPa下测得,2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放出热量小于198 kJ;(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出241.8 kJ热量(25℃、101 kPa下测得),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 ( g ) +O2 ( g )H2O ( g ) ΔH =−241.8 kJ/mol(或2H2 (g) +O2(g)2H2O(g) ΔH =−483.6 kJ/mol) ;②若1mol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45kJ,即H2O(g)=H2O(l)△H=-45kJ·mol-1,A.H2(g)+1/2O2(g)═H2O(g)△H=-241.8kJ·mol-1,B.H2O(g)=H2O(l)△H=-45kJ·mol-1,A+B得:H2(g)+1/2O2(g)═H2O(l)△H=-286.8kJ·mol-1,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其燃烧热,所以其燃烧热为-286.8kJ·mol-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下面是某同学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实验。

Ⅰ.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反应速率(药品:稀硫酸、Na2S2O3溶液等)。

(1)除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一件实验仪器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在圆底烧瓶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2 min时收集到224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可计算出该2 minH的反应速率,而该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该化学反应,试简述测定反应速率的其他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Ⅱ.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已知 I2+2 Na2S2O3= Na2S4O6+2 NaI,其中Na2S2O3溶液均足量)

实验序号

体积V/mL

时间/s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碘水

10.0

2.0

4.0

0.0

T1

8.0

2.0

4.0

2.0

T2

6.0

2.0

4.0

Vx

T3

 

(4)表中Vx__________mL,该实验中加入淀粉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判断T1T2T3的大小关系,并总结实验所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的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I.氮氧化物研究

(1)一定条件下,将2molNO2molO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2(g)2NO2(g),下列各项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NO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O2同时生成2 molNO2

(2)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会引起N2O2的反应:N2 +O22NO,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在T1、T2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反应时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根据图1像判断反应N2(g)+O2(g)2NO(g)H__________0(“>”“<”)。

         

.碳氧化物研究

(1)体积可变(活塞与容器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的密闭容器如图2所示,现将3molH22molCO放入容器中,移动活塞至体积V2L,用铆钉固定在A、B点,发生合成甲醇的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测定不同条件、不同时间段内的CO的转化率,得到如下数据:

T(℃)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T1

20%

55%

65%

65%

T2

35%

50%

a1

a2

 

①根据上表数据,请比较T1_________T2(选填“>”、“<”“=”);T2下,第30min 时,a1=________,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T2下,第40min时,拔去铆钉(容器密封性良好)后,活塞没有发生移动,再向容器中通入6molCO,此时v(正)________v(逆)(选填“>”、“<”“=”)。

(2)一定条件下可用甲醇与CO反应生成醋酸消除CO污染。常温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平衡可知,溶液的pH=___________,则可以求出醋酸的电离常数Ka =____________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

利用钛白工业的副产品FeSO4(含TiO2+Al3+)可以生产电池级高纯超微细草酸亚铁。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过滤1得到的滤渣的主要成分是Al(OH)3H2TiO3

5Fe2++ MnO4-+8H+=5Fe3+ +Mn2++4H2O

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1沉淀过程的反应温度为40℃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除了控制沉淀的粒径外还有_____

2)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测定高纯超微细草酸亚铁组成的步骤依次为:

步骤1:准确称量一定量草酸亚铁样品,加入30 mL 2 mol·L-1H2SO4溶解。

步骤2:用0.2000 mol·L-1标准KMnO4溶液滴定,消耗其体积31.60 mL

步骤3:向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3g Zn粉和8 mL 2 mol·L-1H2SO4溶液,将Fe3+还原为Fe2+

步骤4:过滤,滤液用上述标准KMnO4溶液滴定,消耗溶液10.00 mL

则样品中C2O4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将一定量高锰酸钾溶液与酸化的草酸亚铁溶液混合,测得反应液中Mn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其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应用与水解原理无关的是(  )

A. 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B. 泡沫灭火器用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使用时只需将两者混合就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泡沫

C. 用氯化铵溶液除去铁锈

D. 可用碳酸钠与醋酸制取少量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 FeCl3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解达到平衡时(不饱和),加氯化铁溶液达饱和,溶液的酸性会增强

B. 浓度为5 mol·L10.5 mol·L1的两种 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

C. 50 20 的同浓度的两种FeCl3稀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

D. 为抑制 Fe3的水解,较好地保存 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