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的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I.氮氧化物研究
(1)一定条件下,将2molNO与2molO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2(g)
2NO2(g),下列各项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O2同时生成2 molNO2
(2)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会引起N2和O2的反应:N2 +O2
2NO,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在T1、T2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反应时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根据图1像判断反应N2(g)+O2(g)
2NO(g)的△H__________0(填“>”或“<”)。
Ⅱ.碳氧化物研究
(1)体积可变(活塞与容器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的密闭容器如图2所示,现将3molH2和2molCO放入容器中,移动活塞至体积V为2L,用铆钉固定在A、B点,发生合成甲醇的反应如下:CO(g)+2H2(g)
CH3OH(g)。测定不同条件、不同时间段内的CO的转化率,得到如下数据:
T(℃) | 10min | 20min | 30min | 40min |
T1 | 20% | 55% | 65% | 65% |
T2 | 35% | 50% | a1 | a2 |
①根据上表数据,请比较T1_________T2(选填“>”、“<”或“=”);T2℃下,第30min 时,a1=________,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T2℃下,第40min时,拔去铆钉(容器密封性良好)后,活塞没有发生移动,再向容器中通入6molCO,此时v(正)________v(逆)(选填“>”、“<”或“=”)。
(2)一定条件下可用甲醇与CO反应生成醋酸消除CO污染。常温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平衡可知,溶液的pH=___________,则可以求出醋酸的电离常数Ka =____________ (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利用钛白工业的副产品FeSO4(含TiO2+、Al3+)可以生产电池级高纯超微细草酸亚铁。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过滤1得到的滤渣的主要成分是Al(OH)3、H2TiO3。
②5Fe2++ MnO4-+8H+=5Fe3+ +Mn2++4H2O
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1)沉淀过程的反应温度为40℃,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除了控制沉淀的粒径外,还有_____。
(2)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测定高纯超微细草酸亚铁组成的步骤依次为:
步骤1:准确称量一定量草酸亚铁样品,加入30 mL 2 mol·L-1的H2SO4溶解。
步骤2:用0.2000 mol·L-1标准KMnO4溶液滴定,消耗其体积31.60 mL。
步骤3:向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3g Zn粉和8 mL 2 mol·L-1的H2SO4溶液,将Fe3+还原为Fe2+。
步骤4:过滤,滤液用上述标准KMnO4溶液滴定,消耗溶液10.00 mL。
则样品中C2O4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将一定量高锰酸钾溶液与酸化的草酸亚铁溶液混合,测得反应液中Mn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其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

下列应用与水解原理无关的是( )
A. 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B. 泡沫灭火器用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使用时只需将两者混合就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泡沫
C. 用氯化铵溶液除去铁锈
D. 可用碳酸钠与醋酸制取少量二氧化碳
下列关于 FeCl3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解达到平衡时(不饱和),加氯化铁溶液达饱和,溶液的酸性会增强
B. 浓度为5 mol·L-1和0.5 mol·L-1的两种 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
C. 有50 ℃和20 ℃的同浓度的两种FeCl3稀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
D. 为抑制 Fe3+的水解,较好地保存 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且b>a。Hg(I)+1/2O2(g)===HgO(s) △H=-akJ·mol-1; Zn(s)+1/2O2(g)===ZnO(s) △H=-bkJ·mol-1由此可知反应Zn(s)+HgO(s)
ZnO(s)+Hg(l)的焓变为( )
A. -(b-a) kJ·mol-1 B. +(b-a) kJ·mol-1 C. (b-a) kJ·mol-1 D. (b+a)kJ·mol-1
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
2NH3(g)。图1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自发反应,由图1可得加入适当的催化剂,E和△H都减小
B. 图2中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045mol·L-1·min-1,从11min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
C. 图3中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b点
D. 图3中T1和T2表示温度,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K2,则:T1>T2,K1>K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