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从b流出,经外电路流向a
B. 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42-的反应是HS-+4H2O-8e-===SO42-+9H+
C. 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能量的利用率不会变化
D. 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4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5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aHCO3溶液加水稀释,c(Na+)与c(HCO3−)的比值将增大
B. pH=1的一元酸和pH=13的一元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OH−)= c(H+)
C. 0.1 mol·L−1硫酸铵溶液中:c(SO42−)> c(NH4+)> c(H+)> c(OH−)
D. 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 c(H+)+ c(HS−)+ c(H2S)
已知HA为一元酸,常温下向20mL0.01mol/L的HA溶液中滴加0.01mol/L的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该酸的电离常数K=10-5.6
B. 该测定过程中不可以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
C. 滴定至①处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 c(A-)>c(Na+)>c(H+)>c(OH-)
D. 由①到③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
zC(g)。图甲表示200 ℃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乙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
B. 2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C. 当外界条件由200 ℃降到100 ℃时,原平衡一定被破坏,且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 由图乙可知,反应xA(g)+yB(g)
zC(g)的ΔH<0,且a=2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加入铝粉产生H2的溶液中:Ba2+、Fe3+、HCO3-、NO3-
B. 0.1mol/L FeCl3溶液中:Al3+、SO42、I、SCN
C. 使pH 试纸变红的溶液中:Fe2+、Mg2+、NO3、Cl
D. 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Cl、NO3、Ba2+、Na+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实验①排出碱式滴定管胶管中的气泡
B. 实验②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C. 实验③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实验④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