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s)+H2O(g) CO(g)+H2(g) △H>0,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初始物质,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CO(g)+H2(g) △H>0,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初始物质,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 容器 | 甲 | 乙 | 丙 | 
| 容积(L) | 0.5 | 0.5 | V | 
| 温度(℃) | T1 | T2 | T1 | 
| 起始量 | 1mol C(s) 1mol H2O(g) | 1mol CO(g) 1mol H2(g) | 3mol C(s) 2mol H2O(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容器中,反应在5~15mim间的平均速率v(CO)=0.15mol·L-1·min-1
B. 温度为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9
C. 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C)=0.2mol,则T2 <T1
D. 丙容器的体积V=0.4
NH4HSO4 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室温时,向100mL0.lmol·L-1 NH4HSO4 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 与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c(NH4+)+c(H+)=c(Na+) +c(OH-)
B. c点溶液中:c(SO42-)>c(NH3·H2O)>c(NH4+)
C. d点溶液中:c(SO42-) >c(NH4+)>c(OH-)
D. a、b、c、d 四个点中,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往锅炉注入Na2CO3溶液浸泡,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再用盐酸去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Na2CO3溶液的Kw和c(H+)均会增大
B. CaSO4能转化为CaCO3,说明Ksp(CaCO3)>Ksp(CaSO4)
C. CaCO3溶解于盐酸而CaSO4不溶,是因为硫酸酸性强于盐酸
D. 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aq)+CaSO4(s) CaCO3(s)+SO42−(aq)
CaCO3(s)+SO42−(a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H+)/c(CH3COOH)减小
B. 反应N2(g)+3H2(g)  2NH3(g)   (△H<0)达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NH3(g)   (△H<0)达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镀锌铁板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来达到防止腐蚀的目的
D.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Zn、Fe、Ag、Au 等金属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但两者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Mg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 先出现蓝色沉淀 | Ksp[Mg(OH)2] > Ksp[Cu(OH)2] |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Cu和浓H2SO4 |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 原溶液中含有NO3- | 
| C | 将镁片投到NH4 Cl溶液中 | 产生大量气泡 | NH4 Cl水解,溶液呈酸性 | 
| D | 向盛有某盐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 | 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 | 该盐中不含NH4+ | 
A. A B. B C. C D. D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 图①表示不同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 +D(s)的影响
3C(g) +D(s)的影响
B. 图②表示向10ml 0.1mol·L-1Na2CO3 和NaHCO3 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0.lnol·L-1HCl溶液时,CO2的体积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则b 表示的是NaHCO3 溶液
C. 图③表示体积和pH 均相同的HCl、CH3COOH 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a表示的是HCl 溶液
D. 图④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