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 纯碱—Na2CO3 B. 小苏打—Na2CO3
C. 苛性钠—Na2CO3 D. 胆矾—CuSO4
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
COS(g)+H2O(g)。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H2S B. CO2 C.COS D.N2
②在620 K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③H2S的平衡转化率α1=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第③小题要写计算过程)
如图1,将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T1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H<0。当反应进行到时间 t0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1 mol。 试回答:

(1)t0时S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在图2中作出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进行到t0时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
(2)当反应进行到t1时间时(t1>t0),给上述反应容器加热到温度为T2 (T2>T1),反应在t3时(t3>t1)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________2.1 mol(填“<”、“>”或“=”)。
(3)如图1所示,若起始时在容器中加入0.6 mol SO2、0.3 mol O2 ,保持温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后,SO3气体的体积分数与上述平衡相比__________(填“<”、“>”或“=”)。。
(4)V2O5是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氧化物;四价钒氧化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Ⅰ、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_________℃。
Ⅱ、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3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如t0~t1阶段c(B)未画出。图2为反应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t2、t3、t4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

(1)若t1=15 min,则t0~t1阶段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C)=_____。
(2)t3时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_______。
(3)t4~t5阶段,若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01 mol,而此阶段中反应体系吸收能量为a kJ,写出此条件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
CH3O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用n(B)、t(B)表示]。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a.氢气的浓度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CO可能使催化剂中毒(失效),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CH4(g)+H2O(g)= CO(g)+3H2(g) ΔH =+206.2 kJ·mol-1
CH4(g)+CO2(g)= 2CO(g)+2H2(g) ΔH =+247.4 kJ·mol-1
2H2S(g)= 2H2(g)+2S (g) ΔH =+169.8 kJ·mol-1
(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2S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H2S燃烧,其目的是__________。燃烧生成的SO2与H2S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如图(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碳元素的电解产物最终被碱液吸收生成碳酸根。电解时,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