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研究表明:丰富的CO2可以作为新碳源,解决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碳源(石油和天然气)枯...

研究表明:丰富的CO2可以作为新碳源,解决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碳源(石油和天然气)枯竭危机,同时又可缓解由CO2累积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实现CO2的良性循环。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现以合成乙烯(C2H4)为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CO2(g)+H2(g)CO(g)+ H2O(g)     △H =+41.3kJ·mol-1

第二步:2CO(g)+ 4H2(g)C2H4(g) +2H2O(g)    △H =-210.5kJ·mol-1

①CO2加氢合成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要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

A.减小压强      B.增大H2 浓度     C.加入适当催化剂    D.分离出水蒸气

(2)另一种方法是将CO2和H2在230℃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甲醇蒸气和水蒸气。现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和2.75 mol H2,发生反应:CO2(g)+ 3H2(g) CH3OH(g)+H2O(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c(H2):c(CH3OH)=3:1           b.容器内氢气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②上述反应的△H______0(填“>”或“<”),图中压强p1____p2(填“>”或“<”)。

③经测定知Q点时容器的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9/10,则Q点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④N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用生石灰吸收CO2可生成难溶电解质CaCO3,其溶度积常数Ksp=2.8×10-9。现有一物质的量浓度为2×10-4mol/L纯碱溶液,将其与等体积的CaCl2溶液混合,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mol/L。

 

2CO2+6H2(g) C2H4(g)+4H2O(g) △H= -127.9 kJ/mol B bd < > 20.5% 1.04 5.6×10-5 【解析】 (1)①根据两个反应方程式,消去CO,整理并计算反应的△H,正确答案: 2CO2+6H2(g) C2H4(g)+4H2O(g) △H= -127.9 kJ/mol。 ②减小压强,各物质的浓度减少,平衡左移,CO2的转化率降低,反应速率减慢,A错误;增大H2浓度,平衡右移,浓度增大,速率加快,CO2的转化率增大,B正确;加入适当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平衡不动,CO2的转化率不变,C错误;分离出水蒸气,减少生成物浓度,速率减慢,但是平衡右移,CO2的转化率增大,D错误;正确选项B。 (2)①c(H2):c(CH3OH)=3:1 这仅仅是是反应的过程中一种情况,无法判定反应是否达平衡状态,a错误;容器内氢气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可以判断反应达平衡状态,b正确;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恒定,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恒为定值,无法判定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错误;该反应为气体的总量减少的反应,当容器气体的总量不再发生变化,容器内的压强也不再改变,可以判定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正确;正确选项:bd。 ②从图像看出,温度升高,n(CH3OH)减少,平衡左移,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当温度不发生改变,压强由p2→p1,增大压强平衡右移,n(CH3OH)增大,所以压强p1>p2,正确答案:< ; >。 ③设二氧化碳的消耗量为xmol,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如下: CO2(g)+ 3H2(g) CH3OH(g)+H2O(g)。 起始量 1 2.75 0 0 变化量 x 3x x x 平衡量 1- x 2.75-3x x x 反应后气体总量为1-x+2.75-3x+x+x=(3.75-2x)mol,反应前气体总量为1+2.75=3.75 mol,根据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3.75-2x)/3.75=9/10, x=0.1875 mol, Q点H2的转化率为3×0.1875÷2.75×100%= 20.5%,正确答案:20.5%。 ④ 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和2.75 mol,反应进行到506℃,达平衡状态,对应M点时,甲醇的量为0.25mol,进行如下计算: CO2(g)+ 3H2(g) CH3OH(g)+H2O(g)。 起始量 1 2.75 0 0 变化量 0.25 0.75 0.25 0.25 平衡量 0.75 2 0.25 0.25 各物质浓度分别为c(CO2)= 0.075 mol/L, c(H2)= 0.2 mol/L , c(CH3OH)= c(H2O)= 0.025 mol/L,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25)2/(0.23×0.075)= 1.04 ;由于N 和M处于同一温度下的不同曲线上两点,所以平衡常数相同,正确答案:1.04。 (3)设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为cmol/L,两溶液等体混合,溶液的浓度均减半,带入溶度积常数Ksp的计算公式:Ksp= c(Ca2+)c(CO32-)=(c÷2)×(2×10-4÷2)= 2.8×10-9,解之,c=5.6×10-5 mol/L;正确答案:5.6×10-5。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碘过量可以导致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IH)和自身免疫甲状腺病(AITD)。国家规定,食盐中碘含量的标准为(18~33)mg·kg-1(即;每千克碘盐中含碘元素18~33毫克)。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碘盐(含KIO3)样品中的碘含量,设计了如下步骤:

Ⅰ.用天平准确称取10.0g碘盐样品,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得到100mL溶液;

II.取步骤I中溶液25.00mL用稀硫酸酸化,加入足量KI溶液与碘盐中的KIO3充分反应;

III.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3.0×10-4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步骤II所得溶液(滴定时的反应方程式:I2+2S2O32-==2I-+S4O62-),若平行实验三次,记录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I.)

标准Na2S2O3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25.00

1.02

11.03

2

25.00

2.00

11.99

3

25.00

2.20

12.20

 

(1)步骤II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III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题中所给数据,计算该碘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_______________mg·kg-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以下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

A.未用标准浓度的Na2S2O3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查看答案

在100℃时,将0.2 mol N2O4(g)充入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间隔一定时间后对该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进行测定,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N(N2O4)/mol

0.20

n1

0.10

n3

n4

N(NO2)/mol

0.00

0.12

n2

0.24

0.24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表中数据分析可得,n1=____mol,n3=________________mol;

(2)在上述条件下,从0到40s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下列改变可使N2O4浓度增大的是_____(填序号);

A.增大容器的容积                    B.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

C.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的N2O4            D.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e(g)

(4)在下图中画出此反应中N2O4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___

 

查看答案

锂钡氧化物二次电池。电池总反应为V2O4+xLiLixV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充电时,锂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

B. 该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

C. 该电池充电时阴极的反应为LixV2O4-xe=V2O4+xLi+

D. 若放电时转移 0.2 mol 电子,则消耗锂 1.4x g

 

查看答案

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Ca2+(aq)+

2OH-(a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

B. 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

C. 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则其中的Ca(OH)2的固体增多

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则其中的Ca(OH)2的固体增多

 

查看答案

下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1mol 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 =-92kJ·mol-1

B. 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高效催化剂,E1、E2和△H均减小

C. 若已知H-H 的键能和N-H 的键能,可求得NN 的键能

D. 反应2NH3(g)N2(g)+ 3H2(g)的△S>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