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盐酸 B. 氟化氢 C. 熔融氯化钠 D. 铜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盐酸    B. 氟化氢    C. 熔融氯化钠    D.

 

C 【解析】 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绝大部分盐、金属氧化物等,这些物质均为纯净物;盐酸为混合物,A错误;氟化氢水溶液为弱酸,氟化氢为弱电解质,B错误;熔融氯化钠为盐,纯净物,C正确;铜为单质,不是化合物,D错误;正确选项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高氯酸钾是一种白色粉末,可用作发烟剂、引火剂、氧化剂和化学分析试剂,医药工业用作解热和利尿等药剂。用PbO2来制备KClO4的工业流程如下:

(1)如图过滤装置中有两处明显错误,一处是未用玻璃棒引流,另一处是__

(2)写出NaClO3与Pb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以利用滤液Ⅰ与KNO3发生反应制备KClO4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用电解法也可以制备KClO4,在无隔膜、微酸性条件下,电解食盐水得到NaClO3溶液,再通过一系列转化和操作得到产品。

I.写出电解食盐水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该过程制得的KClO4样品中含少量KCl杂质,为测定产品纯度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5.7635 g样品溶于水中,配成250 mL溶液,从中取出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葡萄糖,加热使ClO4全部转化为Cl,反应为:

3KClO4+C6H12O6=6H2O+6CO2↑+3KCl,加入少量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0.20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体积21.50 mL。滴定达到终点时,产生砖红色Ag2CrO4沉淀。

①已知:Ksp(AgCl)=1.8×l0-10Ksp(Ag2CrO4)=1.1×10-12,若终点时c(Cl)=1.8×10-6 mol·L-1,则此时c(CrO42-)=______________mol·L-1

②KClO4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SO2为大气污染物,研究它的性质对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铝基氧化铜作催化剂时,可利用天然气脱除二氧化硫,并回收单质硫(熔点为112.8℃,沸点为444.6℃)。

 

(1)①装置中导管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装置A制取SO2,则试剂的组合最好是_________(填字母)。

a. 18.4 mol/L H2SO4+Cu   b. 4 mol/L HNO3+Na2SO3   c. 60% H2SO4+K2SO3

③水与Al4C3在装置A中制取甲烷,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制得的CH4和SO2并结合B~G装置验证反应:CH4+2SO2 .2S+CO2+2H2O生成的单质S和CO2

①B装置有三个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混合CH4和SO2、观察气泡以便调节CH4和SO2的流速比约为1∶2。

②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B、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装置只用一次)。

③证明有CO2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G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通过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1)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   H2O(g)=H2O(l)  ΔH=-44 kJ/mol

N2(g)+2O2(g)=2NO2(g)  ΔH=+133 kJ/mol

①在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另一种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2NO2(g )=N2(g)+2O2(g),设起始时容器中只有NO2,平衡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则A点时,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B点时,设容器的总压为a Pa,则平衡常数Kp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CO2和6 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下列反应能自发进行:CO2(g)+3H2(g)CH3OH(g) +H2O(g)。

①该反应ΔH_______0(填“>”、“<”或“=”)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1 mol CO2生成的同时有3 mol H—H键断裂

c.CO2的转化率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起始温度(T1℃)、体积相同(2L)的两密闭容器中,改变条件,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

CO2/mol

H2/mol

CH3OH/mol

H2O/mol

反应Ⅰ:恒温恒容

0 min

2

6

0

0

10 min

 

4.5

 

 

20 min

1

 

 

 

30 min

 

 

1

 

反应Ⅱ:绝热恒容

0 min

0

0

2

2

 

反应Ⅰ,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___。达到平衡时,反应Ⅰ、Ⅱ对比:平衡常数K(I)____________K(II)(填“>”、“<”或“=”);平衡时CH3OH的浓度c(I)____________c(II)(填“>”、“<”或“=”)。

 

查看答案

八种短周期元素x、y、z、d、e、f、g、h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半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如下表所示。

 

x

y

z

d

e

f

g

h

原子半径/nm

0.037

0.077

0.075

0.074

0.186

0.143

0.102

0.099

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

+1

+4

+5

-2

+1

+3

-2

-1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d、f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

(2)由x、d两种元素组成18电子的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经测定其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弱,写出其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

(3)y、d、e组成物质e2yd3的水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电解该物质e2yd3的溶液,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离子交换膜使用的是__________(填“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阴极产生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f的粉末在1000℃时可与N2反应制备fN。在f的粉末中添加少量NH4Cl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fN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常温下,向1 L 0.1 mol·L1一元酸HR溶液中逐渐通入氨气[已知常温下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1.76×105],使溶液温度和体积保持不变,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1 mol·L1 HR溶液的pH5

B. HR为弱酸,常温时随着氨气的通入,c(R)/[c(OH).c(HR)] 逐渐增大

C. 当通入0.1 mol NH3时,c(NH4+)>c(R)>c(OH)>c(H+)

D. c(R)= c(HR)时,溶液必为中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