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

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酸溶过程中使用的酸也可以是硝酸

B. 为防止污染,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应回收利用

C. 通入氯气的目的是氧化

D. 制取无水时,需要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

 

A 【解析】 由流程图可知,硫铁矿通入空气煅烧生成的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加入盐酸溶解,过滤得到滤液为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混合液,通入氯气氧化亚铁离子,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FeCl3·6H2O晶体。 “酸溶”过程中使用的酸如果是硝酸,回引入硝酸根离子,导致产品不纯,A错误;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焙烧”过程中产生的SO2可以用于制硫酸,B正确;通入氯气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C正确;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时,应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防止水解FeCl3,D正确。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HX

HY

HZ

电离常数K

9×107

9×106

1×102

 

 

A. 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B. 反应HZ+Y===HY+Z能够发生

C. 相同温度下,0.1 mol·L1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

D. 相同温度下,1 mol·L1 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L1 HX

 

查看答案

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6∶1    B. 3∶1    C. 2∶1    D. 1∶2

 

查看答案

某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Na+、Fe2+、Al3+、NH4+、SO42-、Cl-中的几种离子,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 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x和无色气体a,a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气体b;过滤。

② 向①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y,过滤,加热滤液有无色刺激性气体c生成;用铂丝蘸取滤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③ 向②所得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有白色沉淀z生成。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原溶液一定只含有:Na+、Fe2+、Al3+、SO42-

B. 实验① 的红棕色气体b中存在:2NO2N2O4

C. 实验② 中产生沉淀y的反应:Fe3++3OH-=Fe(OH)3

D. 实验③ 中CO2先后分别与NaOH(aq)、NaAlO2(aq)反应

 

查看答案

已知溶液中:氧化性IO3>I2>SO32-。向含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的KIO3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反应的还原剂是NaHSO3,被氧化的元素是碘元素

B. b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HSO3-+IO3-+3OH-=3SO42-+I-+3H2O

C. c点到d点的反应中共转移0.6mol电子

D. 200mL 1 mol/LKIO3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反应开始时的离子方程式是:5 HSO3- + 2IO3- == I2+ 5SO42-+ 3H++ H2O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 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和水蒸气

C. 用装置丙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S

D. 用装置丁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