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反应mX(g) +nY(g) pZ(g) 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

反应mX(g) +nY(g) pZ(g) 在不同温度(T1T2)及压强(P1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T1<T2 ,P1>P2

B. T1<T2 ,m+n<p

C. m+n>p ,正反应放热

D. P1>P2,正反应吸热

 

C 【解析】 根据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 相同温度T2下,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P1>P2,压强越大,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越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计量数增大,所以m+n>p,相同压强P1下,根据温度对Z浓度的影响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T1>T2,升高温度,Z的含量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综上,则A. T1>T2,P1>P2,选项A错误;B. T1>T2,m+n>p,选项B错误;C. m+n>p ,正反应放热,选项C正确;D. P1>P2,正反应放热,选项D错误。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B.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C. 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 打开汽水瓶,看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

 

查看答案

反应A(g)+3B(g) ==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v(A)=0.45mol·L-1·min-1  ②v(B)=0.6mol·L-1·s-1

v(C)=0.4mol·L-1·s-1   ④v(D)=0.45mol·L-1·s-1,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v

 

查看答案

已知常温常压下,N2和H2生成2molNH3放出92.4KJ热量,在同温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l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容器中通入0.5molN2、1.5molH2和1molNH3,相同条件下,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KJ,则下列正确的是

A. 2Q2﹤Q1﹤92.4    B. 2Q2=Q1=92.4    C. Q1﹤Q2﹤92.4    D. Q1=Q2﹤92.4

 

查看答案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I2(g)+ H2(g) 2HI(g)  △H = -9.48 kJ/mol

②I2(s)+ H2(g) 2HI(g)  △H = +26.48 kJ/mol

A. 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

B. 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 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稳定

D. 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浓硫酸的稀释    B. 钠与水反应反应

C. 氢气还原氧化铜    D. Ba(OH)2·8H2O和NH4Cl(固体)混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