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需要0.1 mol·L1NaOH溶液450 mL。下列操作使所配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D.NaOH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2)焊接钢轨时常用的焊药为氯化铵,其作用是消除焊接处的铁锈。发生的反应体系中共有六种物质:NH4Cl、FeCl3、N2、Fe2O3、FeX。根据题意,判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若有1mol Fe2O3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200mL某溶液中有5种离子大量共存,其中4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离子

H+

K+

NO3

SO42

物质的量(mol)

0.5

0.1

0.6

0.15

 

则另外一种离子是_______(填写代号),该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A.Fe2+       B.Cl        C. Al3+         D.ClO

 

量筒、胶头滴管搅拌、引流ADH2ONH4C14.5C0.5 mol·L-1 【解析】 (1) ①配制溶液一般包括计算称量溶解三个过程,需要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等; ②根据c=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进行误差分析; (2)焊药为氯化铵,由其作用是消除焊接处的铁锈可以知道反应物,利用元素守恒来分析X;由生成氮气时转移的电子来计算; (3)溶液呈酸性,且含有具有强氧化性的NO3-离子,则与H+或与NO3-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结合溶液的电荷守恒解答该题。 (1) ①配制溶液一般包括计算称量溶解三个过程,需要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等,除了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量筒、胶头滴管,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引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量筒、胶头滴管;搅拌、引流; ②A.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B.因为后来得加水,故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浓度无影响; 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 D.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则定容后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D; (2)根据焊药为氯化铵,其作用是消除焊接处的铁锈可以知道反应物为NH4Cl、Fe2O3,则该反应得生成物为FeCl3、N2、Fe和X,根据元素守恒可以知道X中含有H、O元素,则X为H2O,配平后的反应6NH4Cl+4 Fe2O3=6Fe+2 FeCl3+3 N2↑+12 H2O 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Fe元素化合价降低,由+3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Fe2O3为氧化剂,由方程式可以知道,当4mol Fe2O3参加反应时,有18mol电子转移,若有1mol Fe2O3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4.5mo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H2O;NH4C1;4.5; (3)表中n(H+)+n(K+)=0.6mol,n(NO3-)+2n(SO42-)=0.9mol,由溶液电荷守恒可以知道,溶液中还应存在阳离子,因为溶液中存在H+和NO3-,具有强氧化性,则一定不存在Fe2+,应存在Al3+,则由电荷守恒可以知道物质的量为=0.1mol,c(Al3+)==0.5mol/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0.5 mol·L-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Ⅰ、Ⅱ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装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某学生分别在Ⅰ、Ⅱ的侧管中装入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然后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装置Ⅰ的气球膨胀得快

B. 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

C. 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 mol·L-1

D. 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 mol·L-1

 

查看答案

X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Y、Z为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省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B. X、Y、Z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C. Y、Z的水溶液一定都呈碱性

D. 反应①②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

用如下图装置实验,下列实验现象预期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预期

结论

A

铁丝

HCl酸化的H2O2

Ⅲ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铁丝催化H2O2分解

B

生铁

NaCl溶液

导管处发生倒吸

生铁发生吸氧腐蚀

C

木条

浓硫酸

木条变黑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D

铜丝

浓硝酸

Ⅲ中收集到红棕色气体

硝酸有强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D. 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查看答案

KCl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步骤进行提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起始滤液常温下pH﹥7    B. 试剂Ⅰ可选用BaCl2溶液

C. 步骤③目的是除去CO32-    D. 上述提纯过程包括过滤、蒸发、分液等操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