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 + Y(g)2Z(g) △H <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 /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 =4.0×10-3mol/(L•min)
B.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 > v(正)
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OH-向a极移动
B. O2在b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0H-=N2+6H2O
D. 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已知: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KI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大。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I2(aq)+I-(aq)I3 -(aq)的ΔH>0
B. 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C.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CCl4,平衡不移动
D. 25℃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7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转化率变小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的物质的量变多 D. a>c+d
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① | ② | ③ |
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 | 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 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 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
C. 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 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Z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 非金属性:Y>Z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