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为了测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的纯度,准确称取M g固体样品,配成25...

为了测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的纯度,准确称取M g固体样品,配成250 mL溶液。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I:取50.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1 g

方案:取50.00 mL上述溶液,用a mol/L 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

2

3

4

待测溶液体积/mL

50.00

50.00

50.00

50.00

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20

0.10

0.15

滴定管末读数/mL

20.95

21.20

20.15

21.20

 

(1)配制250 mL Na2SO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药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__________________操作______________

(3)方案I中如何判别加入的氯化钡已经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方案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方案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方案所提供的数据,计算Na2SO3的纯度为___________。(写成分数形式)

(7)有同学模仿方案I,提出方案:取50.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重,得到沉淀质量为m2 g 并用方案I的方法计算结果。

根据方案,从理论上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方案I比方案的计算结果要低       

b.方案I比方案的计算结果要高 

c.m1=m2 ,方案I和方案的结果一样   

d.方案不应根据方案I的方法计算

(8)上述实验中,由于操作错误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方案I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

b.方案I中如果没有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大

c.方案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

d.方案中如果没有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大

 

天平250mL的容量瓶过滤干燥(烘干)静置分层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不再产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加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2MnO4-+5SO32-+6H+=2Mn2++5SO42-+3H2O1323a/40Mbdad 【解析】 (1)配制250 mL Na2SO3溶液的过程为:准确称取M g固体样品需要天平,溶解需要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沿玻璃棒转移到250 mL容量瓶,加水到离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定容到刻度配成250 mL溶液,配制250 mL Na2SO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药匙和电子天平、250 mL的容量瓶, (2)取2.5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1g,操作I为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操作Ⅱ为干燥沉淀; (3)判别加入的氯化钡已经过量的方法为:静置分层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不再产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 (4)在方案Ⅱ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 (5)酸性KMnO4具有氧化性,SO32-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MnO4-+5SO32-+6H+=2Mn2++5SO42-+3H2O; (6)从图表中4组数据可知,消耗的高锰酸钾的体积分别为:20.95mL、21.00mL、20.05mL、21.05mL,第三组数据误差较大,应舍去, 高锰酸钾平均消耗的溶液体积V=(20.95mL+21.00mL+21.05mL)/3=21.00mL,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a mol/L×0.021L=0.021amol结合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 2MnO4-~5SO32-可知,50.00 mL的上述溶液中含有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21amol×5/2=21a/400mol,则Mg固体中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21a/400mol×250mL/50mL=21a/80mol,所以亚硫酸钠的纯度为:21a/80mol×126g/mol÷Mg×100%=1323a/40M; (7)方案I如操作过程较慢,可导致部分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进而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沉淀,导致结果偏大,方案Ⅲ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来源于样品中含有的硫酸钠和亚硫酸钠,其中亚硫酸钠被氧化生成硫酸钠,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较大, 方案I计算硫酸钡的质量可确定硫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亚硫酸钠的纯度,而方案Ⅲ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可确定硫酸钠、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总量,结合二者质量可确定亚硫酸钠的质量,两种方案不同,计算方法不同。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d; (6)a.方案I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测得生成硫酸根钡质量增大,则亚硫酸钠的质量偏小,故a正确; b.方案I中如果没有操作Ⅱ,测得生成硫酸钡质量增大,则亚硫酸钠的质量偏小,故b错误; c.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测得生成硫酸钡质量增大,则测定结果偏大,故c错误; d.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操作Ⅱ,测得生成硫酸钡质量增大,被氧化的亚硫酸钠质量增大,测定结果偏大,故d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某离子晶体的晶胞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体的密度为d g·cm-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晶胞中阴、阳离子的个数都为1

B. 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4

C. 该晶胞可能是NaCl的晶胞

D. 该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阳离子的核间距为M/d cm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比较中前者高于(或大于或强于)后者的是

A. 金属Mg和金属Cu的空间利用率

B. BF3CH4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C. 邻羟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

D. C-OSi-O的键能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 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 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 氢氧化钠熔化时离子键、共价键均被破坏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NH4Cl、PH3、C2H4、Na2O2、CaCl2、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配位键的是NH4Cl、PH3、Na2O2

B. 含有非极性键的是C2H4、Na2O2、CaCl2

C. 含有极性键的是NH4Cl、PH3、CaCl2

D. 熔化时需克服离子键的是NH4Cl、Na2O2、CaCl2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Cl4的沸点低于SiCl4,其原因是晶体类型不同

B. H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H+SO42-,所以硫酸是共价化合物

C. HClO易分解是因为HClO分子间作用力弱

D.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