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题文)将V1 mL 1.00 mol·L-1HCl溶液V2 mL未知浓度的Na...

(题文)V1 mL 1.00 mol·L-1HCl溶液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 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1

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解析】 试题 A、该实验开始温度是21℃,故A错误;B、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过程放出热量,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故B正确;C、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是30mL,由V1+V2=50Ml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mL. 设恰好反应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 HCl+NaOH="NaCl+H"2O 1 1 1.0mol•L﹣1×0.03L n 则n=1.0mol•L﹣1×0.03L=0.03mol,所以浓度是:=1.5mol/L,故C错误; D、只是该反应放热,其他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所以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反应A(g) +2B(g) 2C(g)  ΔH﹤0 ,下面各图能正确反映在这一反应中,反应时间t,温度T与平衡混合物中C的百分含量关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在地壳内,深度每增加1km,压强大约增加25250~30300kPa,在这样的压强下,对固体物质的平衡会发生较大的影响。

:CaAl2Si2O8(钙长石)+Mg2SiO4(镁橄榄石)=CaMg2Al2Si3O12(钙镁)石榴子石

摩尔质量(g/mol)  278        140.6               413.6

密度(g/cm3)   2.70        3.22                 3.50

在地壳区域变质的高压条件下,有利于

A. 钙长石生成    B. 镁橄榄石生成

C. 钙长石和镁橄榄石共存    D. (钙镁)石榴子石生成

 

查看答案

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改变某一条件后,正反应速率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增大             B.平衡向逆向移动

C.平衡没有移动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

在密团容器中充入1molCO1molH2O(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3mol CO2(反应为CO+H2O(g) CO2+H2),当其他条件不变,充入的水蒸气改变为2mol时,平衡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 0.5mol    B. 0.95mol    C. 1mol    D. 2/3mol

 

查看答案

甲萘醌(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它可通过2—甲基萘的氧化而制得,反应中常用乙酸作催化剂,该反应放热,可表示为:

在某次合成反应中,用14g的2—甲基萘,才制得017g甲萘醌,已知该次合成反应的速率是快的,试判断导致其产率低的原因是

A.使用了过量的氧化剂                B.没有用乙酸,而是使用了其它催化剂

C.把反应混合物加热                  D.所生成的甲萘醌是沉淀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