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Mg(OH)2 沉淀...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Mg(OH)2 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

向2mL1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FeCl3

B

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将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C

配制100mL1.0mol/LCuSO4溶液

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D

验证氧化性:Fe3+>I2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液体是否变成紫色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向2mL1mol/LNaOH溶液中先加3滴1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于NaOH过量,再加入FeCl3时,FeCl3直接与NaOH反应,不能证明沉淀的转化,故A错误;B、将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产生气泡,证明盐酸酸性强于碳酸,而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要通过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进行判断,若要比较Cl和C的非金属性强弱,则应比较HClO4与H2CO3的酸性强弱,故B错误;C、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溶质CuSO4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溶液的体积不是100mL,所配溶液的浓度不是1mol/L,故C错误;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变成紫色,则证明产生了I2,说明Fe3+将I‑氧化为I2,氧化性Fe3+>I2,故D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有浓度均为1 mol·L-1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100 mL,向该溶液中加入5.6 g铁粉充分反应(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0.2 mol Fe2+0.1 mol Cu2+

B. 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Fe2+、Cu2+,不含Fe3+

C. 反应后的溶液中Fe2+的浓度增至3 mol·L-1

D. 反应后残留固体为3.2 g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 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 K+、Cl-、HCO3-

C. pH=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I-

D. 0.1 mol·L-1NaAlO2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H+、 Cl-、SO42-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与对应示意图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

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加

Ba(OH)2溶液至过量

向澄清石灰水中缓缓通入CO2至过量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NaCl NaHCO3 Na2CO3

B. Cu CuS CuCl2

C. Fe2O3 FeCl3(aq)无水FeCl3

D. MgCO3MgCl2(aq)Mg

 

查看答案

有以下六种饱和溶液①CaCl2;②Ca(OH)2;③Na2SiO3;④Na2CO3;⑤NaAlO2;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不会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   )

A. ④⑤    B. ③⑤    C. ①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