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
A. 反应物的浓度 B. 反应物的转化率
C. 正、逆反应速率 D. 体系的压强
已知2H2(g) + O2(g) → 2H2O(l) + 571.6k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mol液态水完全分解成氢气与氧气,需吸收571.6kJ热量
B. 2mol氢气与1mol氧气的总能量大于2mol 液态水的总能量
C. 2 g 氢气与16 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8g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
D. 2mol氢气与1mol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蒸汽放出的热量大于571.6kJ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常数为K1;保持温度不 变,将容器体积减小一半,当达到新平衡后,测得Y的浓度为原来的1.6倍,平衡常数为K2,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2>K1
B. 新平衡时Y的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1>K2
C. 新平衡时,Z的浓度大于原平衡2倍,K1=K2
D. 反应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K1=K2
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
B. c、d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
C. 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
D. c处气体经热交换后再次催化氧化的目的是提高SO2的转化率
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 均为正值):H2(g)+Cl2(g)→2HCl(g)+Q1kJ H2(g)+Br2(g)→2HBr(g)+Q2kJ 根据上述反应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Q1>Q2
B. 生成物总能量均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C. 生成 2mol HCl(g)放出 Q1kJ 热量
D. 若反应生成 2mol 液态溴化氢,放出的热量低于 Q2kJ
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3 (g) 2SO2 (g)+ O2 (g) — Q (Q>0),其中SO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0~8min内v(SO3)=0.025mol/(L·min)
B. 8min时,v逆(SO2)=2v正(O2)
C. 8min时,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 若8min时将容器压缩为1L,n(SO3)的变化如图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