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氏提取法是测定动植物样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标准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如图装置,用无水乙醚等有机溶剂连续、反复、多次萃取动植物样品中的粗脂肪。具体歩驟如下:
①包装:取滤纸制成滤纸管,放入烘箱中干燥后,移至仪器X中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称量瓶中称量,貭量记作a;在滤纸筒中包入一定质量研细的样品,放入烘箱中干燥后,移至仪器X中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称量瓶中称量,貭量记作b.
②萃取:将装有样品的滤纸筒用长镊子放入抽提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醚,使滤纸筒完全浸没入乙醚中,接通冷凝水.加热并调节温度,使冷凝下滴的无水乙醚呈连珠状,至抽提筒中的无水乙醚用滤纸点滴检查无油迹为止(大约6h~12h).
③称量.萃取完毕后,用长镊子取出滤纸筒,在通风处使无水乙醚挥发后,将滤纸筒放入烘箱中干燥后,移至仪器X中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称量瓶中称量,貭量记作c。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了三次的仪器X的名称________。为提高乙醚蒸气的冷凝效果,索氏提取器中的冷凝管可选用下列(______)
A.空气冷凝管
B.直形冷凝管
C.蛇形冷凝管
(2)①实验中必须十分注意乙醚的安全使用,如不能用明火加热、室内保持通风等。为防止乙醚挥发到空气中形成燃爆,常在冷凝管上口连接一个球形干燥管,其中装入的药品为____(填字母)。
A.活性炭 B.碱石灰 C.P2O5 D.浓硫酸
②无水乙醚在空气中可能氧化生成少量过氧化物,加热时发生爆炸。检验无水乙醚中是否含有过氧化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
(3)①实验中需控制温度在70℃~80℃之间,考虑到安全等因素,应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
②当无水乙醚加热沸腾后,蒸气通过导气管上升,被冷凝为液体滴入抽提管中,当液面超过回流管最高处时,萃取液即回流入提取器(烧瓶)中……该过程连续、反复、多次进行,则萃取液回流入提取器(烧瓶)的物理现象为_______。
A.冷凝回流 B.虹吸 C.倒吸 D.分液
③索氏提取法与一般萃取法相比较,其优点为______。
(4)数据处理:样品中纯脂肪百分含量____(填“>”、“<”或“=”)。
常温下将盐酸溶液滴加到联氨(N2H4)的水溶液中,混合溶液中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1g(O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应N2H62++N2H4=2N2H5+的pK=90(已知pK=-lgK)
B. N2H5Cl溶液中存在:c(Cl-)+c(OH-)=c(N2H5+)+2c(N2H62+)+c(H+)
C. N2H5Cl溶液中c(H+)>c(OH-)
D. Kb1(N2H4)=10-6
中国科学家用蘸墨汁书写后的纸张作为空气电极,设计并组装了轻型、柔性、能折叠的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下图1,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纸张中的纤维素作锂电池的正极
B. 开关K闭合给锂电池充电,X为直流电源负极
C. 放电时,Li+由正极经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
D.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2O2+2e-=O2↑+2Li+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制备无水氯化铁
B. 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
C. 制取少量NH3
D. 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网络趣味图片“一脸辛酸”,是在人脸上重复画满了辛酸的键线式结构。下列有关辛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辛酸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B. 辛酸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三个“-CH3”结构,且含有乙基支链的共有7种
C. 辛酸的同分异构体(CH3)3CCH(CH3)CH2COOH的名称为2,2,3--三甲基戊酸
D. 正辛酸常温下呈液态而软脂酸常温下呈固态,故二者不符合同一通式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n-、Ym+、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最内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X)>r(Y)>r(Z)>r(W)
B. X形成的氧化物的种类最多为4种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Z<Y
D. Y、Z、W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够两两相互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