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氮及其化合物如NH3及铵盐、N2H4、N2O4等在中学化学、化工工业、国防等领域...

氮及其化合物如NH3及铵盐、N2H4、N2O4等在中学化学、化工工业、国防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1)发射航天火箭常用肼(N2H4)与N2O4作燃料与助燃剂。肼(N2H4)与N2O4的反应为2N2H4(1)+N2O4(g)=3N2(g)+4H2O(g)  △H = -1077 kJ/mol

已知相关反应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则使1 mol N2O4(g)分子中化学键完全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是__________

(2)N2O4与NO2之间存在反应N2O4(g)2NO2(g)。将一定量的N2O4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α(N2O4)]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推测该反应△H_______0(填“>”或“<”),理由为______________

②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己知N2O4的起始压强p0为108 kPa,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p=__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取四位有效数字)。

③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N2O4、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间存在关系:v(N2O4)=k1p(N2O4),v(NO2)=k2p2(NO2),其中k1、k2是与反应温度有关的常数。相应的速率-压强关系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的关系是k1=________,在下图标出的点中,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为______

(3)电解NO2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941 kJ > 温度升高,α(N2O4)增加,说明平衡右移。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0 115.2KPa B点与D点 NO2-e-+H2O=NO3-+2H+ NH3 【解析】(1)根据反应的焓变△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计算; (2)①根据温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结合图象分析判断焓变; ②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平衡时体系中N2O4和NO2的分压,代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分压平衡常数; ③当达到化学平衡时满足v正=v逆,据此求算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根据消耗速率2v(N2O4)=v(NO2)判断化学平衡的点; (3)①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原理图分析,NO2在阳极失去电子转化为NO3-,据此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根据反应式判断A物质。 (1)△H=8E(N-H)+2E(N-N)+E(N2O4)-3E(N≡N)-8(O-H)=-1077kJ/mol,将表中数据带入即可解得E(N2O4)=1941kJ/mol,即使1 mol N2O4(g)分子中化学键完全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是1941kJ; (2)①根据图象分析,随着温度升高,N2O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所以焓变△H>0; ②N2O4与NO2之间存在反应N2O4(g)2NO2(g),a点起始时N2O4的压强为108kPa,N2O4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则 N2O4(g)2NO2(g) 起始量(mol) 1 0 转化量(mol) 0.4 0.8 平衡量(mol) 0.6 0.8 则平衡时压强为1.4p0 所以反应的分压平衡常数为Kp=p2(NO2)/p(N2O4)=; ③当达到化学平衡时满足v正=v逆,即消耗速率2v(N2O4)=v(NO2),又有v(N2O4)=k1p(N2O4),v(NO2)=k2p2(NO2),则k1、k2与平衡常数Kp的关系为k1=;根据2v(N2O4)=v(NO2),则可以表示化学平衡的点为B点和D点; (3)①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原理图分析,NO2在阳极失去电子转化为NO3-,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2-e-+H2O=NO3-+2H+; ②阴极反应式为NO2+7e-+8H+=NH4++2H2O,产生多余的H+,为使NO2电解全部转化为NH4NO3,则需要反应掉H+产生NH4+,所以加入的A物质应为NH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云南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利用某冶炼废渣(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锡、铜、铅、铁的氧化物)回收锡、铜、铅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电炉冶炼时,焦炭的作用是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将焦炭粉碎的目的是_____。熔剂的主要成分是氟石(CaF2),高温下能与 SiO2 反应生成两种钙,其中之一为 CaSiF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脱铁后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Sn2+,为减少锡的损失,可用锡、铜、铅、铁多元合金回收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已知 SnO2 不溶于稀硫酸。脱铁后氧化焙烧的目的是_____

(4)电解 CuSO4 溶液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5)锡、铅渣中的铅主要以 PbSO4 存在,脱硫时发生的反应为PbSO4+HCO3-(aq) PbCO3 (s)+H+(aq)+SO4 2-(aq)。脱硫后需过滤、洗涤再进入下一步工序,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

(6)若该冶炼废渣中锡的质量分数为 5%,30t 废渣制得精锡 lt,则锡的回收率为_____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 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 1

按上图所示加热MnO2与FeCl3·6H2O混合物

①试管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②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③试管B中溶液变蓝

实验 2

把A中的混合物换为FeCl3·6H2O,B中溶液换为KSCN溶液,加热。

A中部分固体溶解,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B中KSCN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实验2产生白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说明黄色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则实验1中③的现象也可能是发生了另一个离子反应,则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中含有Cl2,该学习小组对实验1提出两种改进方案:

方案1:在A、B 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结果B中溶液仍变为蓝色。

方案2:将B中淀粉KI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结果B中溶液呈橙红色,且未检出Fe2+

则方案1中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方案2中检验 Fe2+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_,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1充分加热后,若反应中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氯元素质量之比为1:2,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学习小组认为实验1中溶液变蓝,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此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常温下,向1 L pH=10 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通入的CO2的体积(V)与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 离子浓度(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1×10-10mol/L

B. b点溶液中:c( H+ )=c( OH- )

C. c点溶液中:c(OH-) > c(HCO3-)+c( H+ )

D. d点溶液中:c(Na+)=2c(CO32-)+c(HCO3-)

 

查看答案

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可转化为Cr3+除去,实验室用电解法模拟该过程,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开始时溶液体积为50 mL,Cr2O72的起始浓度、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

电解条件

阴、阳极均为石墨

阴、阳极均为石墨,滴加1 mL浓硫酸

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滴加1 mL浓硫酸

Cr2O72的去除率/%

0.922

12.7

57.3

 

 

A. 对比实验①②可知,降低pH可以提高Cr2O72的去除率

B. 实验中,Cr2O72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Cr2O72 + 6e+ 14H+ ==  2Cr3+ + 7H2O

C. 实验中,Cr2O72去除率提高的原因是阳极产物还原Cr2O72

D. 实验中,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3 mol电子,则有0.5 mol Cr2O72 被还原

 

查看答案

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a制备并收集氨气    B. b制备并检验乙炔

C. c蒸馏海水得到淡水    D. d分离Na2CO3溶液与植物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