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云南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利用某冶炼废渣(主要成分为二氧...

云南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利用某冶炼废渣(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锡、铜、铅、铁的氧化物)回收锡、铜、铅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电炉冶炼时,焦炭的作用是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将焦炭粉碎的目的是_____。熔剂的主要成分是氟石(CaF2),高温下能与 SiO2 反应生成两种钙,其中之一为 CaSiF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脱铁后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Sn2+,为减少锡的损失,可用锡、铜、铅、铁多元合金回收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已知 SnO2 不溶于稀硫酸。脱铁后氧化焙烧的目的是_____

(4)电解 CuSO4 溶液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5)锡、铅渣中的铅主要以 PbSO4 存在,脱硫时发生的反应为PbSO4+HCO3-(aq) PbCO3 (s)+H+(aq)+SO4 2-(aq)。脱硫后需过滤、洗涤再进入下一步工序,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

(6)若该冶炼废渣中锡的质量分数为 5%,30t 废渣制得精锡 lt,则锡的回收率为_____

 

还原剂 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3CaF2+3SiO2 CaSiF6+2CaSiO3 Sn2++Fe=Sn+Fe2+ 将Sn、Cu分别氧化为SnO2、CuO,利于浸铜时分离 2H2O-4e-=O2↑+4H+ 取少量末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不出现浑浊,说明滤渣已洗净(合理答案均可) 66.7% 【解析】 (1)电炉冶炼时,焦炭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产生合金,焦炭的作用是还原剂,将焦炭粉碎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熔剂的主要成分是氟石(CaF2),高温下能与SiO2反应生成两种钙盐,其中之一为 CaSiF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aF2+3SiO2CaSiF6+2CaSiO3;(2)脱铁后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Sn2+,为减少锡的损失,可用锡、铜、铅、铁多元合金回收处理,利用铁金属性强于锡置换出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n2++Fe=Sn+Fe2+;(3)已知SnO2不溶于稀硫酸。脱铁后氧化焙烧的目的是将Sn、Cu分别氧化为SnO2、CuO,利于浸铜时分离;(4)电解CuSO4溶液时,阳极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失电子产生氧气,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5)已知H2CO3的一、二级电离常数分别为K1、K2,PbSO4、PbCO3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Ksp(PbSO4)、Ksp(PbCO3)。锡、铅渣中的铅主要以PbSO4存在,脱硫时发生的反应为PbSO4(s)+HCO3ˉ(aq) PbCO3(s)+H+(aq)+SO4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是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末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不出现浑浊,说明滤渣已洗净;(6)若该冶炼废渣中锡的质量分数为5%,30t废渣制得精锡lt,则锡的回收率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 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 1

按上图所示加热MnO2与FeCl3·6H2O混合物

①试管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②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③试管B中溶液变蓝

实验 2

把A中的混合物换为FeCl3·6H2O,B中溶液换为KSCN溶液,加热。

A中部分固体溶解,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B中KSCN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实验2产生白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说明黄色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则实验1中③的现象也可能是发生了另一个离子反应,则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中含有Cl2,该学习小组对实验1提出两种改进方案:

方案1:在A、B 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结果B中溶液仍变为蓝色。

方案2:将B中淀粉KI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结果B中溶液呈橙红色,且未检出Fe2+

则方案1中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方案2中检验 Fe2+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_,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1充分加热后,若反应中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氯元素质量之比为1:2,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学习小组认为实验1中溶液变蓝,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此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常温下,向1 L pH=10 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通入的CO2的体积(V)与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 离子浓度(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1×10-10mol/L

B. b点溶液中:c( H+ )=c( OH- )

C. c点溶液中:c(OH-) > c(HCO3-)+c( H+ )

D. d点溶液中:c(Na+)=2c(CO32-)+c(HCO3-)

 

查看答案

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可转化为Cr3+除去,实验室用电解法模拟该过程,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开始时溶液体积为50 mL,Cr2O72的起始浓度、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

电解条件

阴、阳极均为石墨

阴、阳极均为石墨,滴加1 mL浓硫酸

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滴加1 mL浓硫酸

Cr2O72的去除率/%

0.922

12.7

57.3

 

 

A. 对比实验①②可知,降低pH可以提高Cr2O72的去除率

B. 实验中,Cr2O72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Cr2O72 + 6e+ 14H+ ==  2Cr3+ + 7H2O

C. 实验中,Cr2O72去除率提高的原因是阳极产物还原Cr2O72

D. 实验中,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3 mol电子,则有0.5 mol Cr2O72 被还原

 

查看答案

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a制备并收集氨气    B. b制备并检验乙炔

C. c蒸馏海水得到淡水    D. d分离Na2CO3溶液与植物油

 

查看答案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p、r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q、s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三元化合物且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s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常温下0.1mol·L-1 n溶液的pH为13,m是典型的两性物质。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R>Y

B.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Z的强

C. 单质的熔点:Z>R>W

D. s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