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烃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1,B可发...

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1.25 g·L1,B可发生银镜反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有机物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发生加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金属钠与有机物D反应所得的少量产物溶于水滴加2滴酚酞溶液水溶液显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有机物AD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乙醚[(CH3CH2)2O]

B.用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无法区分有机物B、CD

C.通过直接蒸馏乙酸乙酯和有机物C的混合物可分离得到纯的乙酸乙酯

D.相同条件下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较在稀硫酸中更完全

 

醛基 CH2===CH2+CH3COOHCH3COOCH2CH3 CH3CH2ONa+H2O―→CH3CH2OH+NaOH AD 【解析】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1,A的摩尔质量为:1.25 g·L-1×22.4 L·mol-1=28 g·mol-1,则烃A为CH2=CH2;B可发生银镜反应,结合流程,则B为CH3CHO;C为CH3COOH;D为CH3CH2OH。 (1)B为CH3CHO,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醛基;(2)第⑤步发生加成反应,根据原子守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2+CH3COOHCH3COOCH2CH3;(3)金属钠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因为乙醇分子很难电离出H+,所以乙氧基离子(CH3CH2O-)有很大的夺走氢离子变成乙醇分子的倾向,所以乙醇钠溶液显碱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H3CH2ONa+H2O→CH3CH2OH+NaOH;(4)CH2=CH2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可与CH3CH2O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醚,A正确;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与乙醛加热可反应产生砖红色Cu2O,与乙酸发生中和反应,与乙醇不反应,故可用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上述三种物质,B错误;直接蒸馏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混合物,会使乙酸乙酯中混入乙酸,可用先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再分液的方法,C错误;D项,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使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较在稀硫酸中更完全,D正确;综上,选A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10月浙江选考]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硝酸。溶液X中可能含有NaCa2Fe2ClBrCO32-Si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X中一定含有NaClSiO32-

B. 溶液X中一定不含Ca2Br

C. 为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SO42-,可取溶液2,加入BaCl2溶液

D. 在溶液X中依次滴入盐酸、双氧水和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将变为红色

 

查看答案

已知还取性:SO32->I-。向含有a mol KIa mol K2SO3的混合液中通入b mol Cl2充分反应(不考虑Cl2I2之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32-+Cl2+H2O=SO42-+2H++2Cl-

B. 5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4SO32-+2I-+5Cl2+4H2O=4SO42-+I2+8H++10Cl-

C. ab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 a mol≤n(e-)≤3a mol

D. a<b<时,溶液中SO42-I-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a-2b)2b

 

查看答案

常温下用浓度为0.100 mol·L1NaOH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到20.00 mL 0.100 0 mol·L1HX、HY溶液中,pH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NaOH)=10.00 mL两份溶液中c(X)>c(Y)

B. V(NaOH)=10.00 mL,c(X)>c(Na)>c(HX)>c(H)>c(OH)

C. V(NaOH)=20.00 mL,c(OH)>c(H)>c(Na)>c(X)

D. pH=7两份溶液中c(X)=c(Na)=c(Y)

 

查看答案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8 g铁粉与50 mL 4 mol·L1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5NA

B. 常温下1 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0.1NA

C. 标准状况下,8.96 L氢气、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0.2NA

D. 1.2 g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4NA

 

查看答案

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涑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5℃时,在10~30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0.030 mol·L—1·min—1

B. 对比30℃和10℃曲线,在50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

C. 对比30℃和25℃曲线,在0~50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对比30℃和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