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钢材在社会发展中应用广泛。为研究某种碳索钢(含少量碳和硫)的成分,科研小组进行了...

钢材在社会发展中应用广泛。为研究某种碳索钢(含少量碳和硫)的成分,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称取碳素钢(已除表面氧化物)24.0g放入耐高温反应管中与O2反应,除去未反应的O2,收集到干燥混合气体X 1.12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1)科研小组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检验混合气体X的组成。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若观察到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X中含有CO。

(2)反应后,耐高温反应管内固体中除含有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要确定其中的Fe2+,可选用_______(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KSCN溶液和铁粉

c.稀盐酸和K3[Fe(CN)6]溶液             d.H2SO4KMnO4溶液

(3)科研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测定SO2的体积分数,并计算碳素钢的含碳量。将气体X缓慢通过实验装置,当观察到_____(填实验现象)时,停止通气,此时气体流量仪显示的流量为112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气体X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碳素钢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品红溶液 验证X中是否含有CO2 E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d Ⅲ中溶液由蓝色突变为无色 5% 2.4% 【解析】(1)①X中的气体可能是CO、CO2、SO2,酸性高锰酸钾可以除去SO2,B装置装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干净,装置C可以用来检验CO2气体,故答案为:品红溶液;验证X中是否含有CO2。②装置E和F用来检验CO,如果观察到E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X中有CO。 (2)首先用酸将耐高温管中的Fe的氧化物转化为离子,K3[Fe(CN)6]溶液遇到亚铁离子会产生蓝色沉淀,KMnO4溶液会将亚铁离子氧化,紫色褪去,故选cd。 (3)该实验是通过二氧化硫与碘单质反应测定二氧化硫的含量,碘遇淀粉变蓝,当Ⅲ中溶液由蓝色突变为无色时说明碘恰好反应完了,测试可以测得消耗二氧化硫的量。发生反应SO2+I2+2H2O=H2SO4+2HI,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硫的量为n(SO2)=n(I2)=0.01×0.025=0.00025mol,n(X)=0.112L÷22.4L/mol=0.005mol,二氧化硫体积分数为0.00025÷0.005=0.05,体积分数为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05mol,X中C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1-0.05)=0.0475mol,碳素钢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g/mol×0.0475mol) ÷24g×100%=2.4%,故答案为:Ⅲ中溶液由蓝色突变为无色;5% ;2.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2CH3COCH3(1)CH3COCH2COH(CH3)2(1)。取等量CH3COCH分别在0℃20℃下反应,测得其转化率(α)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表示20℃时的转化反应

B. 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C. a点时,曲线表示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相等

D.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顺序为:d>b>c

 

查看答案

我国多条高压直流电线路的瓷绝缘子出现铁帽腐蚀现象,在铁帽上加锌环能有效防止铁帽的腐蚀,防护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电时,锌环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B. 通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

C. 断电时,锌环上的电极反应为Zn2++2e-=Zn

D. 断电时,仍能防止铁帽被腐蚀

 

查看答案

碳酸重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用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亚乙酯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属于取代反成

B. 碳酸亚乙酯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

C. 碳酸亚乙酯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平面内

D. lmol碳酸亚乙酯最多可消耗2molNaOH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可制取NH3

B. 用装置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C. 用装置除去Cl2中的HCIH2O

D. 用装置提取溴水中的Br2

 

查看答案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单核阴离子的还原性Y强于X

B. W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C. X、Y、Z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Y

D. 在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与Z位于同一主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