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湖北随州安陆等地区盛产银杏,银杏叶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淤、止痛的作用,是一种珍贵...

湖北随州安陆等地区盛产银杏,银杏叶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淤、止痛的作用,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对银杏叶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常用的技术有溶剂提取法、蒸馏法、升华法结晶法、超声波提取法等。下列关于分离提纯实验仪器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装置a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B. 操作b:银杏油粗产品从银杏叶中分离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振荡过程中不时地旋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C. 用装置c进行蒸馏操作将有机溶剂分离出去得到银杏叶有效成分黄酮类物质

D. 结晶后利用装置d将晶体与溶剂分离开

 

B 【解析】A.分液时,为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下层液体从下口漏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选项A错误;B. 操作b:银杏油粗产品从银杏叶中分离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振荡过程中不时地旋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选项B正确;C. 用装置c进行蒸馏操作,温度计测蒸气的温度,故应置于蒸馏烧瓶支气管口中央,选项C错误;D、过滤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选项D错误。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有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石墨电极和如图所示的电解槽。利用氯碱工业中的离子交换膜技术原理可电解Na2SO4溶液生产NaOH溶液和H2SO4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阴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B. A口出来的是NaOH溶液

C. b是阳离子交换膜,允许Na+通过    D. Na2SO4溶液从G口加入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奇数,且X、Y、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恰好等于Z元素的核电荷数,XW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常见元素Z的单质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主族金属元素单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Y、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该化合物属于原子晶体

B. 化合物YW3遇水能强烈水解,产物之一具有强氧化性

C. 离子化合物YX5假如存在。该物质与水反应必然生成气体X2,同时得到一种弱碱溶液

D. 因为Z的氧化物熔点很高。不适宜于电解故工业上常用电解ZW的化合物的方法制取单质Z

 

查看答案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1 mol N23 mol H2混合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NA

B. 1.0L0.1 mol/LNa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为0.1NA

C. 1 mol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SO2的分子个数为NA

D. 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氧气,当有1mol 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至少为3NA

 

查看答案

在化学的发展史上中国在化学应用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对人类的文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譬如以中国雪为成分之一的一种混合物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同时随着对外交流的频繁。也出现了许多带有浓郁异域风情的化学物质命名,如古代的安息香酸和近现代的智利硝石。下列选项中的化学物质相对应俗名都正确的是

选项

丹砂

中国雪

密陀僧

安息香酸

智利硝石

A

Cu2O

NaIO2

PbO

HCOOH

KIO3

B

HgS

KNO3

PbO

C6H5COOH

NaNO3

C

Fe2O3

KIO3

Pb3O4

HCOOH

NaNO3

D

HgO

KNO3

Pb3O4

C6H5COOH

KIO3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某同学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后,联想到曾用H2O2制备氧气,于是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试管中加入3 mL 2 H2O2溶液和3滴蒸馏水

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蒸馏水

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蒸馏水

1 mL 0.1 mol/L FeCl3溶液

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稀盐酸溶液

1 mL 0.1 mol/L FeCl3溶液

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NaOH溶液

1 mL 0.1 mol/L FeCl3溶液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性质比较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它能分解生成氧气。研究表明,将新制的5的H2O2溶液加热到65时就有氧气放出,加热到80时就有较多氧气产生。

(1)上述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甲和实验乙的实验目的是                                           

实验丙、实验丁和实验戊的实验目的是                                   

(3)请根据该同学查阅的资料分析H2O2的性质,解释实验甲和实验乙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4)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对实验丙、丁、戊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在2分钟内6个时间点对注射器内气体进行读数,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s

20

40

60

80

100

120

气体体积/mL

实验丙

9.5

19.5

29.0

36.5

46.0

54.5

实验丁

8.0

16.0

23.5

31.5

39.0

46.5

实验戊

15.5

30.0

44.5

58.5

71.5

83.0

 

对实验戊,0~20 s的反应速率v1     mL/s,100~120 s的反应速率v2     mL/s。

不考虑实验测量误差,二者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如右图是根据实验收集到最大体积的气体时所用时间绘制的图像。曲线c表示的是实验         (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