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操作、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操作、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铜粉加入到浓硫酸中

无明显现象

铜被浓硫酸钝化

B

将表面氧化的钢丝从酒精灯的外焰慢慢移向内焰

黑色的铜丝变红色

氧化铜被酒精灯内焰的乙醇蒸汽还原

C

将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加入到分液漏斗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震荡、静置、分液

溶液分层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D

分别向两只试管中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草酸溶液,再分别加入同体积、不同浓度的酸性高猛酸钾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间不同

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常温下,铜和浓硫酸不反应,不是发生钝化反应,A错误;乙醇具有还原性,能够把氧化铜还原为铜,黑色的铜丝变红色,B正确;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C错误;应用同浓度同体积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同体积不同浓度过量草酸溶液反应,通过测量褪色的时间长短来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否则高锰酸钾浓度越大,褪色的时间反而长,D错误;正确选项 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精炼铜或电镀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铜32g,转移电子均为1 mol

B. 向0.1mol/L的CH3COONa落成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所得溶液中存在:c(CH3COOH)+c(CH3COO-)=c(Na+)-c(SO42-)

C. 0.1mol/LNaHSO4溶液中通入NH3至溶液pH=7,所得溶液中存在: c(Na+)=c(SO42-)=c(NH4+)

D. 室温下,将0.2 mol/L的一元酸HA和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所得溶液中存在:c(A-)>c(Na+)>c(HA)>c(OH-)>c(H+)

 

查看答案

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周期序数等于其主族序数,且X为同主族元素中唯一非金属元素,Y元素的单质是一种强力漂白剂,Z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半径最小的离子,含元素W的一种化合物是木材防火剂的原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Z>W>Y>X

B. Z的氢氧化物和NaHCO3均可中和过多的胃酸,治疗胃溃疡

C. X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

D. W与Y形成的化合物既是建筑材料,也是工艺品(玛瑙等)的原料

 

查看答案

立方烷(球棍模型:)具有高度的对称性,Eatom教授在此基础上经七步反应合成了二羧基立方烷(C10H8O4)。二羧基立方烷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A. 1    B. 3

C. 4    D. 5

 

查看答案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2和O3、H2和D2、N60和N2都互为同素异形体

B. 60g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2NA

C. 在K35ClO3+6H37Cl=KCl+3Cl2↑+3H2O中,若生成71gCl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5/3NA

D. 78g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A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煤进行分馏可以得到许多芳香族化合物

B. 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3,汽车尾气排放的SO2都会引起酸雨

C. “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D. 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有铁、铂、钾、钙、铜等金属化合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