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导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光缆通讯,其主要成分是
A. Si B. CuO C. A12O3 D. SiO2
有机物D的结构简式:
,学名肉桂酸,又名β-苯丙烯酸,主要用于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医药工业、美容、农药、有机合成等方面,其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所示:

已知: ⅰ CH3CH=CH2
CH3CHO + HCHO;
ⅱ RCHO![]()
![]()
![]()
完成下列填空:
(1)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发生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D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
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一条以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乳酸(
)的路线(其它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晶须是由高纯度单晶生长而成的微纳米级的短纤维,工业应用的晶须主要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合成。
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 = 1~5的整数)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制取碳酸镁晶须的步骤如图:
完成下列填空:
(1)步骤1必须将反应的温度控制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水、硫酸镁、碳酸氢铵三者反应,除生成MgCO3·nH2O沉淀外,同时生成的产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2是__________、洗涤,检验沉淀A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测定碳酸镁晶须产品中n的值,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了三次实验。(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性)

(3)装置A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装置D中盛放的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三次实验测得每1.000g碳酸镁晶须产生的CO2平均值为a mol,则n值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达)。
(5)下列选项中,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____。 (选填序号)
①实验开始,未先通空气,即称量装置C; ②B中反应结束后,没有继续通空气;
③缺少装置A; ④缺少装置D;
⑤装置B中稀盐酸的滴加速率过快; ⑥装置C中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X、Y、Z、M、W、Q、R是7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
元素代号 | X | Y | Z | M | W | Q | R |
原子半径/nm | 0.186 | 0.143 | 0.104 | 0.099 | 0.070 | 0.066 | 0.032 |
主要化合价 | +1 | +3 | +6,﹣2 | +7,﹣1 | +5,﹣3 | ﹣2 | +1 |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Y、Q各自形成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W和R按原子个数比1﹕4构成的阳离子所含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所列4种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弱的是_______(填化学
式),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与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稀硫酸中,KMnO4和H2O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KMnO4+
H2O2+
H2SO4 →
K2SO4+
MnSO4+
O2↑+
H2O
请配平,当有0.5 mol H2O2参加此反应,电子转移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I.人类能够有效利用氮气的主要途径是合成氨,生产化学肥料等。
完成下列填空:
(1)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其最外层有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氮气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氨气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醋酸亚铜氨溶液来吸收含有大量N2的高炉气体系中的CO,从而实现CO和N2的分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3COOCu(NH3)2 (aq) + CO(g)
CH3COOCu(NH3)2·CO(aq) + Q(Q>0),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欲使K值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吸收CO后的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可采取的适当处理措施有
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适当升高温度 b.适当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3)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这样能使NH3的脱除率增大,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为实现CO2减排,合成氨工厂采用苯菲尔法脱碳。该方法是用碳酸钾溶液为吸收剂捕集混合气中的CO2得到富液,再高温加热富液使之分解释放出CO2 ,正常情况下再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分数可达98.5%以上。
(4)某研究小组用200mL 1.5mol/L K2CO3溶液吸收了3.36L 的CO2(标准状况)形成富液,碳酸钾溶液吸收CO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富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各离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
a.c(K+) + c(H+) = 2c(CO32-) +c(HCO3-) +c(OH-)
b.3c(K+)=4 c(CO32-)+4 c(HCO3-)+4c(H2CO3)
c.c(K+)>c(OH-)>c(HCO3-)>c(CO32-)>c(H+)
有关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两反应均需使用浓硫酸、乙酸
B. 过量乙酸可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C. 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应过量
D. 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过滤、洗涤等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