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工业上监测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化学反应原理是:SO2 + H2O2 + BaCl2
BaSO4↓+ 2HCl。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 mol BaCl2固体中所含离子总数为0.3 NA
B. 25 oC时,pH=1的HCl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约为0.1 NA
C. 标准状况下,17 g H2O2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2 NA
D. 生成2.33 g BaSO4沉淀时,吸收SO2的体积为0.224 L
“一带一路”贸易使国外的特色产品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下列商品的主要成分所对应的材料类型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泰国银饰 |
埃及棉制品 |
捷克水晶饰品 |
土耳其彩瓷 |
金属材料 | 天然高分子材料 | 合成高分子材料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A. A B. B C. C D. D
下列物质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已知由E转化成C的现象是: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回答: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D________ 甲_______ 乙_______丙__________
(2) 写出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
方案 | 反应物 |
甲 | Cu、浓HNO3 |
乙 | Cu、稀HNO3 |
丙 | Cu、O2、稀HNO3 |
(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酸性:HCl>H2CO3>H2SiO3,则分液漏斗a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10分)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
(1)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C的一个重要应用 ;
(2)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A是一种黑色非金属单质固体,写出B的一个用途 ;
(4)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A化学式可能为 ,试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从物质类别看,SO2属于________(填“酸性”、“两性”或“碱性”)氧化物;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0.2 mol电子转移时,产生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均褪色。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预测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你认为该预测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