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人常璩在《华阳国志》里有这样一段话:临邛县“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火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话中描述的物质是一种最简单有机物−−甲烷,其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
(2)写出“顷许如雷声,火焰出”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它属于化石能源
B.它的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
C.它的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D.(2)中反应发生时伴随有旧极性键的断裂和新极性键的形成
(4)甲烷不仅可以直接用来燃烧,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可以与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水煤气(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得到的水煤气中CO和H2的质量比为_______。
若要使0.5 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
A. 2.5 mol B. 2 mol C. 1.25 mol D. 0.5 mol
下列有关甲烷的取代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发生取代反应只生成CH3Cl
B.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CH3Cl最多
C.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为混合物
D. 1 mol甲烷生成CCl4最多消耗2 mol氯气
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中的氢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B. 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C.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实验室中将盛有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光照使其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量筒内壁上出现的油状液滴可以说明生成四种有机产物
B.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导致量筒中液面上升
C. 饱和食盐水能够抑制氯气的溶解
D. 量筒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1)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 L,其质量为2 g,该烃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则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其立体构型为________。
(2)如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4个氢原子的位置。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