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研究NO2、NO、CO污染物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①NO2(...

研究NO2、NO、CO污染物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NO2(g)+CO(g)==CO2(g)+NO(g)  △H1=-234.00kJ/mol

1/2N2(g)+1/2O2(g)=NO(g)  △H2=-89.75kJ/mol

2NO(g)+O2(g)==2NO2(g)  △H3=-112.30kJ/mol。

NO2气体和CO气体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某温度下,向10L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0.1molNO20.2molCO,发生反应:2NO2(g)+4CO(g)=N2(g)+4CO2(g) 10min反应达到平衡容器的压强变为原来的

0~10min,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

②若容器中观察到_____ ,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为增大污染物处理效率,起始最佳投料比为______

④平衡后,仅将CO、CO2气体浓度分别增加一倍,则平衡_____(右移左移不移动”)。

(3)在高效催化剂作用下用NH3还原NO2进行污染物处理。

①相同条件下,选用A、B、C三种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氮气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变化如图a。活化能最小的是______(E(A)、E(B)、E(C)表示三种催化剂下该反应活化能)。

②在催化剂A作用下测得相同时间处理NO2的量与温度关系如图b。试说明图中曲线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________(假设该温度范围内催化效率相同)。

(4)有人设想在含有NO2的酸性污水中加人填充有铝粉的多孔活性炭颗粒进行水的净化。试结合电极反应说明多孔活性炭的主要作用_____

 

2NO2(g) +4CO(g)=4CO2(g)+N2(g)  △H=-868.8 kJ/mol 4×10-4mol/ (L.min) 体系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不移动 E(A) 低于300℃,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高于300℃,反应已平衡,随温度升高,反应逆向进行 活性炭在与铝粉形成的原电池中作正极,发生反应2NO2+8H++8e-=N2 ↑+4H2O,将NO2 转化为无污染物质N2 【解析】(1)反应①×4-②×2+③×1得到:2NO2(g) +4CO(g)=4CO2(g)+N2(g)  △H=-868.8 kJ/mol。 (2) 2NO2(g) + 4CO(g) = N2(g) + 4CO2(g) 起始: 0.1 0.2 0 0 反应: x 2x x/2 2x 平衡: 0.1-x 0.2-2x x/2 2x 恒温恒容压强的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所以 ,解得x=0.02mol。 ①由上参加反应的CO为0.04mol,反应速率为= 4×10-4mol/ (L.min)。 ②反应达平衡以后所有物质的浓度都不变化,因为NO2的浓度不变,所以体系的颜色应该也不变化,则观察到颜色不变,证明反应达平衡。 ③为增大污染物处理效率,应该保证反应尽量转化为生成物,即两个反应物都不过量,所以起始最佳投料比为。 ④达平衡时一定有Q=K,现在仅将CO、CO2气体浓度分别增加一倍,因为两者的系数相等,且一个在分子一个在分母,所以浓度商的比值Q不变,即Q依然等于K,反应平衡不移动。 (3)①一般来说,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E(A)最小。 ②曲线为在催化剂A作用下测得相同时间处理NO2的量与温度关系,则曲线上的点不一定代表平衡态。反应速率慢的时候,该时间段不能达平衡,则速率越快,反应的量越多;反应速率很快的时候,反应达平衡,则温度越高,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的量减少。所以原因为:低于300℃,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高于300℃,反应已平衡,随温度升高,反应逆向进行。 (4)明显这个处理过程是原电池,加入铝和碳就组成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铝为负极,碳为正极,其表面应该发生NO2得电子转化为氮气的反应,所以方程式为:2NO2+8H++8e-=N2 ↑+4H2O。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四川省成都市第三次诊断性检测)已知H2A为二元弱酸,室温下向100.0mL0.1mol/LH2A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NaOH固体,pH变化如下表(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下列分析正确是

m(NaOH)/g

0

0.4

0.8

1.2

pH

3.8

8.3

12.0

13.2

 

 

A. H2A第一步电离K1的数量级为10-8

B. 上述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C. m(NaOH)=0.6g时,c(Na+)>c(A2-)>c(HA-)>c(OH-)>c(H+)

D. 若溶液中加NaOH时,c(OH-)>100c(H+)

 

查看答案

载人空间站为了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将其转化为O2,设计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以实现太阳能能电能化学能的转化。总反应为2CO2=2CO+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属于原电池    B. 水在Y电极参与反应

C. 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碱性增强    D. X极反应O2+2H2O+4e-=4OH-

 

查看答案

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A

B

 

现象

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快

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

结论

催化活性:Fe3+>Cu2+

氧化性:Br2>I2

选项

C

D

现象

试管中先出现淡黄色固体,后出现黄色固体

试管中液体变浑浊

结论

Ksp:AgCl>AgBr>AgI

非金属性:C>Si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其中丙、丁、戊为二元化合物已是元素C的单质。甲、乙的溶液均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和戊加入水中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B. 乙和戊都含有离子键

C. 原子半径r(D)>r(B)>r(C)>r(A)    D. A、B、C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显酸性

 

查看答案

常温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 D3O+中含中子数目为10NA

B. 一定条件下1molN24molH2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物中极性键数目为6NA

C. 100.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50.0mL 0.5mol/L稀盐酸,生成CO2气体分子数目为0.01NA

D. 1.0L含有Na+、K+、Cl-、CO32-的溶液中,H+数目小于1.0×10-7N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