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兰尼镍是一种带有多孔结构的细小晶粒组成的镍铝合金,被广泛用作有机物的氢化反应的催...

兰尼镍是一种带有多孔结构的细小晶粒组成的镍铝合金,被广泛用作有机物的氢化反应的催化剂。以红土镍矿(主要成分为NiS、FeS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兰尼镍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浸出渣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已知红土镍矿煅烧后生成Ni2O3,而加压酸浸后浸出液A中含有大量Ni2+,写出有关镍元素的加压酸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浸出液A中通入H2S气体,①还原过程中所涉及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形成Ni(CO)4的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则Ni(CO)4中的Ni的化合价为________。 (5)“碱浸”的目的是使镍产生多孔结构,从而增强对氢气的强吸附性,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温时,向浓度均为1.0mol·L-1的FeSO4、Ni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 固体,当Ni2+恰好沉淀完全时,所得溶液中c(Fe2+)=______________

(已知:①25℃,Ksp(NiS)=2.0×10-21、Ksp(FeS)=6.0×10-18

②溶液中的离子浓度≤10-5 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7)浸出液B可以回收,重新生成铝以便循环利用。请设计简单的回收流程:

浸出液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箭头上注明外加反应物的化学式和反应条件)。(示例:)

 

SiO2 2Ni2O3+4H2SO4==4NiSO4+O2↑+4H2O H2S+2Fe3+==2Fe2++2H++S↓ 0 2Al+2OH-+2H2O=2AlO2-+3H2↑ 0.03mol/L 【解析】红土镍矿(主要成分为NiS、FeS和SiO2等)煅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Ni2O3、Fe2O3(SiO2不反应),加入硫酸加压酸浸,Ni2O3、Fe2O3溶解,发生的反应有2Ni2O3+4H2SO4=4NiSO4+O2↑+4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SiO2不与硫酸反应,过滤得到浸出渣A(SiO2),浸出液A中含Ni2+、Fe3+,向浸出液A中通入 H2S气体,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2S+2Fe3+=2Fe2++2H++S,另外生成沉淀NiS,过滤得到镍硫化合物NiS,再通入CO气体,形成Ni(CO)4,加热得到镍,高温熔融时通入氩气,加入铝,得到合金,将合金冷却、粉碎,再用浓氢氧化钠溶液碱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使镍铝合金产生多孔的结构,浸出液B中含偏铝酸根,最后用蒸馏水洗浸出渣B,得到产品兰尼镍,(1)浸出渣A的主要成分是SiO2(填化学式)。(2)红土镍矿煅烧后生成Ni2O3,而加压酸浸后浸出液A中含有大量Ni2+,镍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只有氧的化合价能升高,所以产物有氧气,有关镍元素的加压酸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Ni2O3+4H2SO4==4NiSO4+O2↑+4H2O。(3)浸出液A中含Ni2+、Fe3+,向浸出液A中通入H2S气体,三价铁具有较强氧化性,与硫化氢发生还原反应,①还原过程中所涉及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2S+2Fe3+==2Fe2++2H++S↓。(4)在形成Ni(CO)4的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碳为+2价,氧为-2价,则Ni(CO)4中的Ni的化合价为0。 (5)“碱浸”的目的是使镍产生多孔结构,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使镍铝合金产生多孔的结构,从而增强对氢气的强吸附性,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6)当Ni2+恰好沉淀完全时,Ksp(NiS)=2.0×10-21,得c(S2-)=2.0×10-21/10-5=2.0×10-16,所得溶液中c(Fe2+)=6.0×10-18/2.0×10-16=0.03mol/L;(7)浸出液B中含偏铝酸根,可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再加热灼烧使其分解得到氧化铝,加入冰晶石,在熔融态下电解氧化铝得到铝,回收流程可表示为:浸出液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资料显示过量的氨气和氯气在常温下可合成岩脑砂(主要成分为NH4Cl),某实验小组对该反应进行探究,并对岩脑砂进行元素测定。

(1)岩脑砂的制备

①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使氨气和氯(在D中充分混合,上述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_______→e f←_______(用小写字母和箭头表示,箭头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

④证明氨气和氯气反应有NH4Cl生成,需要的检验试剂中除了蒸馏水、稀硝酸、硝酸银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岩脑砂中元素的测定

准确称取ag岩脑砂,与足量的氧化铜混合加热

(发生的反应为:2NH4Cl+3CuO3Cu+N2↑+2HC1+3H2O),利用下列装置测定岩脑砂中氮元素和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①装置H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I增重bg,利用装置K测得气体体积为V L(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ol-l),则岩脑砂中n(N)∶n(Cl)=_________(用含b、V 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

③若取消J装置(其它装置均正确),n(N)∶n(Cl)比正常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

常温下,用0.10 mol·L-1HCl溶液滴定20 mL 0.050 mol·L-1Na2CO3和0.025 mol·L-1NaHCO3混合溶液,得出如图所示的滴定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显碱性的主要原因:CO32-+H2OHCO3-+CH-

B. b点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

C. c点溶液中:c(Na+)=c(HCO3-)+2c(CO32-)+ c(Cl-)

D. d点溶液中:c(Na+)> c(Cl-)> c(HCO3-)>c(H+)>c(OH-)

 

查看答案

工业上利用空气吹出法提取溴的部分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保存液溴时要加入少量乙醇    B. B溶液颜色要比A溶液深

C. 第③步,需加入氧化性酸,才能将Br-氧化为Br2    D. 第④步,采用分液的方法获得液溴

 

查看答案

短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 是由W、X、Z这三种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a、c具有漂白性;e是元素Z形成的黄色固体单质;X与Z位于同主族;Y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上述物质在常温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Y 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X<Y

B.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C. a、b和c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D. Y与Z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可促进水的电离

 

查看答案

啤酒花含有具有独特香气和风味的三种萜类化合物,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金属钠鉴别①和②    B. ②与③互为同分异构体

C. ③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 ①、②、③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