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制备H2S气体,并探究H2S的有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制备H2S气体,并探究H2S的有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装置不漏气,加入装置中的药品为_________(填字母)。

a.FeS和稀硫酸    b.Na2S和稀硫酸    C.ZnS和稀硝酸  d.CuS和稀盐酸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弹簧夹使反应发生,将生成的H2S气体通入1.0mol/LFe(NO3)3溶液中,观察到有浅黄色固体析出。为探究实际参与该反应的微粒种类,设计如下图装置:

A装置中加入1.0mol/LFeCl3溶液,并测其pH=1,B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实验观察到A、B中均有浅黄色固体析出,则H2SFe(NO3)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实验结束时,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______此时反应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以Na2S为样品,选择合理的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证明氢硫酸为二元弱酸测量并估算氢硫酸的Ka2(H2S),则需要的主要计量仪器为电子天平、容量瓶、____________

 

夹紧弹簧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管内液面高于试管内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证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 a FeS + 2H+ = H2S↑+ Fe2+ 浓度分别为3.0 mol·L-1和0. 1mol·L-1的KNO3—HCl混合溶液 2H2S + Fe3+ + NO3- = 2S↓+Fe2+ + NO + 2H2O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夹紧弹簧夹后,装置中产生的H2S难溶于稀硫酸,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增大,将稀硫酸压回长颈漏斗使FeS固体和稀硫酸分离而停止反应 酸式滴定管 pH计 【解析】(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生成,液面升降。对本装置检查气密性方法是: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管内液面高于试管内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证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 (2)制取硫化氢气体,FeS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且硫化亚铁不溶于水,a可以;Na2S和稀硫酸也能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但硫化钠易溶于水,无法控制硫化氢气体产生的速度,所以b不符合实验装置要求;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2价的硫氧化,不产生硫化氢气体,所以c不可以;CuS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d不可以,因此能够产生硫化氢气体且符合装置要求的是a;FeS和稀硫酸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H+=Fe2++H2S↑; (3)H2S气体通入1.0mol/LFe(NO3)3溶液中,观察到有浅黄色固体析出,Fe3+与NO3-都能够与H2S反应产生S沉淀,Fe3+与NO3-有氧化性,A装置中加入1.0mol/L的FeCl3溶液,并使溶液的pH=1,确定是否是Fe3+引起的,因此B中应该验证是否是NO3-在酸性(PH=1)条件下引起的,B中可以加入浓度分别为3.0 mol·L-1和0. 1mol·L-1的KNO3—HCl混合溶液,即:B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浓度分别为3.0 mol·L-1和0. 1mol·L-1的KNO3—HCl混合溶液;A、B中均有浅黄色固体析出,则H2S与Fe(NO3)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S + Fe3+ + NO3- = 2S↓+Fe2+ + NO + 2H2O ; (4)利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的原理,关闭启普发生器的活塞,产生的气体将液体压回漏斗中,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所以本实验结束时,使反应停止的操作: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此时反应停止的原因是:夹紧弹簧夹后,装置中产生的H2S难溶于稀硫酸,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增大,将稀硫酸压回长颈漏斗使FeS固体和稀硫酸分离而停止反应; (5)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Na2S样品,配制成0.001mol/L溶液,用PH计测定其溶液的PH,PH大于7,说明溶液呈碱性,证明Na2S发生水解反应,根据:S2-+H2OHS-+OH-说明H2S是弱酸;再配制0.001mol/LH2SO4的稀溶液,取0.001mol/LNa2S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用0.001mol/LH2SO4溶液进行滴定,当滴入5ml0.001mol/L硫酸溶液时,此时溶液中S2-与HS-的浓度基本相同,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通过换算确定Ka2,Ka2=C(S2-)C(H+)/C(HS-)≈C(H+),因此,以Na2S为样品,选择合理的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①证明氢硫酸为二元弱酸②测量并估算氢硫酸的Ka2(H2S),则需要的主要计量仪器为电子天平、容量瓶、酸式滴定管和pH计,正确答案:酸式滴定管和pH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常温下向100mL0.2mol/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0.2mol/L的盐酸,所得溶液中NH4+NH3·H2O的物质的量分数φ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及混合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NH3·H2O物质的量分数变化的曲线是B

B. pH=9.26时的溶液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小于NH4+的水解程度

C. 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8×10-5mol/L (已知lg1.8=0.26)

D. 当加入盐酸体积为50mL时,溶液中c(NH4+)-c(NH3·H2O)=2×(10-5+10-9)mol/L

 

查看答案

三个相邻周期的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Y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W>Y>Z>X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X

C. Y、Z的氧化物都有两性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

 

查看答案

电解法合成氨因其原料转化率大幅度提高,有望代替传统的工业合成氨工艺。电解法合成氨的两种原理及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电极上通入的物质是H2

B. 电解池中b是阳极,c是阴极

C. d电极上电极反应式是N2+3H2O+6e-=2NH3+3O2-

D. I=2.0A,通电1h,理论上两装置均可得NH3的质量为  (已知一个电子的电量为1.6×10-19C)

 

查看答案

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备无水AlCl3 (183℃升华,過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过程中e瓶可能产生白雾

B. b、c装置中分别盛装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

C.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d处酒精灯,再点燃a处酒精灯

D. 实验后向烧瓶中加入足量硝酸银和确硝酸,可确定生成的MnCl2的质量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烯中所有原了共平面

B. 葡萄糖、花生油和蚕丝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 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D. C4H4仅有CH≡C-CH=CH2两种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