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时,将 1.0 L w mol·L-1 CH3COOH 溶液与 0.1 mol 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CH3COOH或CH3COONa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点混合液中c(Na+)>c(CH3COO-)
B. 加入CH3COOH过程中, 增大
C. c点存在:c(CH3COOH)+c(CH3COO-) =0.1+w
D. a、b、c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铝石墨双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低成本、高效电池。原理为:A1Li+Cx(PF6)Al+xC+Li++PF6-。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外电路中电子向铝锂电极移动
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Cx(PF6)+e-=xC+PF6-
C. 充电时,应将铝石墨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D. 充电时,若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阴极质量增加9 g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与Ne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Y 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溶解在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中
B. W、X、Z 的简单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C. W 的氢化物与X、Y、Z 的氧化物均不反应
D. 原子半径:X>Y>Z>W
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FeCl2溶液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 |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FeCl2 部分变质 |
B |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 | 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 Br- 还原性强于Cl- |
C |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然后滴入稀硝酸 | 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 白色沉淀为BaSO3, 然后转化为BaSO4 |
D | 将稀硫酸滴入淀粉溶液中并加热, 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 淀粉未水解 |
A. A B. B C. C D. D
已知 (a)、
(b)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的一氯代物分别有5 种和3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 a、b 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 a、b 均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a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一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A. 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锡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B. 1molCl2 溶于水后,溶液中Cl2、HClO、ClO-、Cl-四种粒子总数为2NA
C. 反应TiO2(s)+2Cl2(g)=TiCl4(g) △H>0 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S>0
D. 常温下Ksp[Mg(OH)2]=5.6×10-2,则pH=10 含Mg2+的溶液中,c(Mg2+)<5.6×10-8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