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 (a)、 (b)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的一...

已知 (a)、 (b)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的一氯代物分别有5 种和3 (不考虑立体异构)

B. a、b 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 a、b 均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a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一种

 

A 【解析】有机物,核磁共振氢谱有5种,一氯代物有5种;有机物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一氯代物有3种;A正确;中苯环通过单键与碳碳双键相连,单键能够旋转,所以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中含有-CH2-结构,为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B错误;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褪色,C错误;有机物a分子式为C8H8,不饱和度较大,可以形成多种有机物,比如等,因此a 的同分异构体不是只有b一种,D错误;正确选项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A. 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锡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B. 1molCl2 溶于水后溶液中Cl2、HClO、ClO-、Cl-四种粒子总数为2NA

C. 反应TiO2(s)+2Cl2(g)=TiCl4(g) H>0 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S>0

D. 常温下Ksp[Mg(OH)2]=5.6×10-2pH=10 Mg2+的溶液中,c(Mg2+)<5.6×10-8 mol/L

 

查看答案

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暖贴中常有活性炭、氯化钠、水和还原铁粉等,使用时炭和铁粉发生反应放出热量

B.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故纤维素也能为人体提供营养

C.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D. 《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所用的分离操作方法是蒸馏

 

查看答案

文献记载,铁粉在稀硝酸中会放出氢气。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实验I. 室温下 (20℃), 在恒压密闭容器内放入过量铁粉和 2.0 mL 0.5 mol·L–1 HNO3,立即有气体生成。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几乎无色,收集到无色气体 6.0 mL。将该气体通入有空气的试管,无明显变化。点燃气体,有尖锐爆鸣声,试管壁出现液滴。取反应后溶液,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得到灰绿色沉淀。煮沸时,蒸气略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气体产物为氢气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 写出铁粉与 0.5 mol·L–1 硝酸反应时还原反应的半反应方程式。① 2H+ + 2e = H2↑; ②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对产生氢气的原因提出假设:

假设 1:该浓度的硝酸中 H+的氧化性大于NO3-

假设 2: H+的还原速率大于NO3-的还原速率;

I. 验证假设 1:用____(CuMg)粉与_____ 硝酸反应,说明假设1不成立。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验证假设 2: 改变条件重复实验 I,结果如下(气体成分和溶液成分检验的现象与实验 I 相似)。

序号

金属状态

反应温度

实验现象

a

铁粉

40℃

溶液略带黄色,气体 3.4 mL。

b

铁粉

60℃

黄色溶液,气体 2.6 mL。

 

 

 

 

 

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假设2是否成立?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分析温度对铁粉与硝酸反应生成氢气体积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用 3 mol·L–1 HNO3与过量铁粉反应, 有无色气体生成, 溶液变为深棕色。气体接触空气显红棕色,不可燃。 根据以上结论解释生成还原产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所述,金属与硝酸生成氢气,需要控制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用软锰矿(MnO2)、黄铁矿(FeS2)酸浸生产硫酸锰(MnSO4),并进一步制取电解二氧化锰(EMD)的工艺流程如下:

I. 将软锰矿、黄铁矿和硫酸按一定比例放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保温反应一定时间。

II. 向反应釜中加入MnO2、CaCO3试剂,再加入Na2S溶液除掉浸出液中的重金属。

III.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净化剂进一步净化,再过滤,得到精制MnSO4溶液。

IV. 将精制MnSO4溶液送入电解槽,电解制得EM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搅拌、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完成酸浸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S2 MnO2         === Mn2+ + Fe2+ + S + SO42-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II中加入MnO2用于将浸出液中的Fe2+转化为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加入CaCO3将浸出液pH调至pH=5,从而除掉铁,请解释用CaCO3除铁的原理________

(3)步骤IV中用如图所示的电解装置电解精制的MnSO4溶液,生成EMD的是________极(填“a”“b”),生成EMD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4)EMD可用作碱性锌锰电池的材料。已知碱性锌锰电池的反应式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下列关于碱性锌锰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

B.碱性锌锰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正极反应为:2MnO2+2H2O+2e=2MnOOH+2OH 

D.碱性锌锰电池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

 

查看答案

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为H2、CO、CO2、N2H2O(g)。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

(1)步骤,发生的是CO变换反应。

①CO变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固定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半水煤气,发生CO变换反应。下图表示氢气与氮气的平衡体积比[V(H2):V(N2)]随外部条件X的变化关系。

Ⅰ.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CO变换反应的H _____0(填“>”“<”),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a、b、c、d 分别代表CO变换反应中相关化学键:H-H、H-O、、C=O的键能(kJ·mol-1)的数值已知CO的结构式是。消耗1mol CO时,该反应的热效应 △H = _______________

(2)步骤中,用2.0 mol/L Na2CO3溶液作吸收剂脱除CO2

当溶液pH降至10的过程中(无沉淀析出),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c(CO32)+c(HCO3) + c(H2CO3) =2.0 mol/L

b.c(Na+)+c(H+)=2c(CO32)+c(OH)+c(HCO3)

c.c(Na+)>c(CO32)>c(HCO3)

当脱除液失效时,请设计一种可使其再生的方法(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