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软锰矿(MnO2)、黄铁矿(FeS2)酸浸生产硫酸锰(MnSO4),并进一步制取电解二氧化锰(EMD)的工艺流程如下:
I. 将软锰矿、黄铁矿和硫酸按一定比例放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保温反应一定时间。
II. 向反应釜中加入MnO2、CaCO3试剂,再加入Na2S溶液除掉浸出液中的重金属。
III.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净化剂进一步净化,再过滤,得到精制MnSO4溶液。
IV. 将精制MnSO4溶液送入电解槽,电解制得EM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搅拌、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完成酸浸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S2 +
MnO2 +
===
Mn2+ +
Fe2+ + S + SO42-+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II中加入MnO2用于将浸出液中的Fe2+转化为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加入CaCO3将浸出液pH调至pH=5,从而除掉铁,请解释用CaCO3除铁的原理:________。
(3)步骤IV中用如图所示的电解装置电解精制的MnSO4溶液,生成EMD的是________极(填“a”或“b”),生成EMD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4)EMD可用作碱性锌锰电池的材料。已知碱性锌锰电池的反应式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下列关于碱性锌锰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
B.碱性锌锰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正极反应为:2MnO2+2H2O+2e-=2MnOOH+2OH-
D.碱性锌锰电池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极
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为H2、CO、CO2、N2和H2O(g)。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
(1)步骤ⅰ,发生的是CO变换反应。
①CO变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向体积固定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半水煤气,发生CO变换反应。下图表示氢气与氮气的平衡体积比[V(H2):V(N2)]随外部条件X的变化关系。
Ⅰ.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CO变换反应的△H _____0(填“>”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a、b、c、d 分别代表CO变换反应中相关化学键:H-H、H-O、、C=O的键能(kJ·mol-1)的数值,已知CO的结构式是
。消耗1mol CO时,该反应的热效应 △H = 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用2.0 mol/L Na2CO3溶液作吸收剂脱除CO2。
①当溶液pH降至10的过程中(无沉淀析出),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c(CO32-)+c(HCO3-) + c(H2CO3) =2.0 mol/L
b.c(Na+)+c(H+)=2c(CO32-)+c(OH-)+c(HCO3-)
c.c(Na+)>c(CO32-)>c(HCO3-)
②当脱除液失效时,请设计一种可使其再生的方法(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PR橡胶()和PC塑料(
)的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名称是 ___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___。
A. 反应Ⅱ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反应Ⅲ为取代反应
C. 1 mol E与足量金属 Na 反应,最多可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H2
D. CH3OH在合成PC塑料的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
(4)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
以D和乙酸为起始原料合成无机试剂任选,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反应试剂和条件)。______________
钠-氯化镍电池以 β-Al2O3(Al2O3•x Na2O)作为固体电解质构成的一种新型电池(2Na+NiCl2Ni+2NaCl ), 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放电时 NaCl在熔融电解质中生成
B. 充电时阴极反应: Na+ + e- ═ Na
C. 氯离子通过β-Al2O3(s)在两电极间移动
D. 如果电池过度放电, AlCl4-可能被还原
常温下,将体积为V1、物质的量浓度为c1的氢氧化钠滴加到体积为V2、物质的量浓度为c2的醋酸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混合液的pH = 7,则原溶液中c1 V1 <c2 V2
B. 若c1 = c2,V1 = V2,则混合液中c(Na+)=c(CH3COO-)
C. 若混合液的pH = 7,则混合液中c(CH3COO-)>c(Na+)
D. 若V1 = V2,且溶液的pH>7,则一定有c1>c2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应用类推法.下列左边正确,类推法应用于右边也正确的是( )
A | 向FeCl2溶液中滴入氯水2Fe2++Cl2=2Fe3++2Cl- | 向FeCl2溶液中滴入碘水2Fe2++I2=2Fe3++2I- |
B | C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CO2+Ca2++2ClO-+H2O=CaCO3↓+2HClO | 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SO2+Ca2++2ClO-+H2O=CaSO3↓+2HClO |
C |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稀HNO3CO32-+2H+=CO2↑+H2O | 向Na2SO3溶液中滴入稀HNO3,SO32-+2H+=SO2↑+H2O |
D |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 气体Ca2++2OH-+CO2=CaCO3↓+H2O |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 气体Ca2++2OH-+SO2=CaSO3↓+H2O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