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叠氮化钠(NaN3)固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

叠氮化钠(NaN3)固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成分,能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鼓起。工业级NaN3 的制备分两步进行,反应方程式如下

ⅰ.2Na+2NH32NaNH2+H2

ⅱ.NaNH2+N2ONaN3+H2O

实验室利用如下装 置模拟工业级NaN3的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制备

(1)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进行油浴而不用水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2O可由NH4NO3240~245℃ 分解制得(硝酸铵的熔点为169.6℃),则可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加热装置已略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在制备NaN3的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时开始通入N2O。

实验Ⅱ:分离提纯

反应完全结束后,取出装置D中的混合物进行以下操作,得到NaN3固体

已知:NaNH2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氨气

(3)操作采用乙醚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定量测定

实验室用滴定法测定叠氮化钠样品中NaN3的质量分数:①2.500 g试样配成500.00 mL溶液。50.00 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00 mL 0.1010 mol·L-1(NH4)2Ce(NO3)6 溶液。③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稍稀释,向溶液中加入8 mL浓硫酸滴入3滴邻菲哕啉指示液,用0.0500 mol·L-1(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Ce4+消耗溶液体积为29.00mL。测定过程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2Ce(NO3)6+2NaN3=4NH4NO3+2Ce(NO3)3+2NaNO3+3N2

Ce4++Fe2+=Ce3++Fe3+

(4)配制叠氮化钠溶液时,除需用到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

(5)试样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碱石灰 水的沸点为100℃,达不到210~220℃ ad NH4NO3  N2O↑+2H2O↑ 装置D中熔融钠单质的银白色光泽全部消失 NaN3不溶于乙醚,能减少其损失;可洗去NaN3 固体表面的乙醇杂质;乙醚易挥发有 利于产品快速干燥 500.0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0.9360(93.60%) 【解析】(1)A中产生的氨气混有水蒸气,干燥氨气选择碱石灰,则在C中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装置D中发生反应之一:NaNH2+N2ONaN3+H2O,该反应需要温度较高,而水浴温度达不到反应所需的温度210℃-220℃,所以进行油浴而不用水浴; (2)N2O可由NH4NO3在240~245℃ 分解制得(硝酸铵的熔点为169.6℃),在制得N2O之前,NH4NO3就已经熔化,故试管不能向下倾斜,以防熔化后的NH4NO3流下,故不用c,NH4NO3分解会得到水,若用b装置,水蒸气冷凝后会掉在试管底部,试管会炸裂,故不用b,故气体发生装置选a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3  N2O↑+2H2O↑;在制备NaN3的实验过程中,当Na和NH3完全反应时,开始通入N2O发生NaNH2+N2ONaN3+H2O,制得NaN3,所以当观察到装置D中熔融钠单质的银白色光泽全部消失时开始通入N2O; (3)D中混合物加水后,根据叠氮化钠 (NaN3)固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NaN3溶解在水中,NaNH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氨气,可知操作Ⅱ加乙醇可降低NaN3的溶解度促使NaN3析出;乙醚洗涤叠氮化钠可减少叠氮化钠的损失;故操作Ⅳ采用乙醚洗涤的原因是NaN3不溶于乙醚,能减少其损失;可洗去NaN3固体表面的乙醇杂质;乙醚易挥发有 利于产品快速干燥; (4)配制500.00 mL叠氮化钠溶液时,除需用到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500.00 mL 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5)结合滴定过程,将2.500 g试样配成500.00 mL溶液,取50.00 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叠氮化钠和六硝酸铈铵反应,剩余的六硝酸铈铵,加入浓硫酸,用0.0500mol•L-1(NH4)2Fe(SO4)2(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Ce4+,结合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 2(NH4)2Ce(NO3)6+2NaN3=4NH4NO3+2Ce(NO3)3+2NaNO3+3N2↑ Ce4++Fe2+=Ce3++Fe3+。 n[(NH4)2Ce(NO3)6]=0.1010mol•L-1×50.00×10-3L=5.050×10-3mol, n[(NH4)2Fe(SO4)2]=0.0500mol•L-1×29.00×10-3L=1.450×10-3mol, 与NaN3反应的n[(NH4)2Ce(NO3)6]=5.050×10-3mol-1.450×10-3mol=3.600×10-3mol,故500.00 mL溶液中(2.500 g试样中)n(NaN3)=0.036mol,ω=×100%=×100%= 93.6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常温下将NaOH 溶液分别滴加到两种一元弱酸HA HB 中,两种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电离常数:Ka(HB)>Ka(HA)

B. Ka(HA)的数量级为10-5

C. HA NaOH 溶液混合至中性时:c(A-)=c(HA)

D. 等浓度等体积的HA NaB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c(OH-)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它们形成的化合物X、Y、Z、W 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Z均含有d元素;X的焰色反应呈黄色;Y是两性氢氧化物;0.1mol·L-1W溶液的pH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元素的含氧酸的酸性在同主族中最强

B. b元素的单质和氢化物可能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

C. ceae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均属于电解质且化学键类型相同

D. b、c、d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b

 

查看答案

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种钾的含氧酸盐杂质(如硫酸钾、碳酸钾等)的粗KOH容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极f为阳极,电极e上H+ 发生还原反应

B. 电极e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C. d处流进粗KOH溶液,g处流出纯KOH溶液

D. b处每产生11.2L气体,必有1molK+ 穿过阳离子交换膜

 

查看答案

实验密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B中酸性KMnO4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B. 实验结束后可向装置A 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检验是否有Fe2+

C. 装置D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

D. 实验时将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

 

查看答案

从牛至精油中提取的三种活性成分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中含有2 个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指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

B. b 分子存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C.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 a、b、c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加聚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