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C4H10)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熔融电解质中,O2-移向正极
B. 当负极消耗4.48L气体时,转移电子5.2mole-
C. 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再通过内电路流回负极
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原子电子层数相同的X 、Y、Z三种元素,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为H3XO4<H2YO4<H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性强弱为X>Y>Z B. 原子半径为X<Y<Z
C. 阴离子的还原性为,X3->Y2->Z-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3X>H2Y>HZ
在恒温、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如下的反应:
CO2(g)+3H2(g)CH3OH(g) +H2O(g) △H<0。
可认定该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中CO2、H2、CH3OH、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 ∶1
B.v正(CO2)=3v逆(H2)
C.容器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容器中CO2、H2、CH3OH、H2O的物质的量浓度都相等
已知H-H键、Cl-Cl键和H-Cl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1、243kJ·mol-1和431kJ·mol-1,则由Cl2(g)和H2(g)反应生成1molHCl(g)时的能量变化是:
A. 放热183kJ B. 放热91.5kJ C. 吸热183kJ D. 吸热91.5kJ
在四支试管中,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Fe+2HCl = FeCl2+H2↑,判断产生H2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试管 | 盐酸浓度 | 温度 | 铁的状态 |
① | 0.5 mol·L-1 | 20 ℃ | 块状 |
② | 0.5 mol·L-1 | 20 ℃ | 粉末状 |
③ | 1 mol·L-1 | 35 ℃ | 块状 |
④ | 2 mol·L-1 | 35 ℃ | 粉末状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B. 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熔、沸点高
C. 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W>Z
D. RY3、WY2通入BaCl2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