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a、b、c、d 为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的最高正价与最...

a、b、c、d 为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等于0,b、c 能形成摩尔质量相同的两种单质,b、d 则能化合成淡黄色的固体。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核电荷数大小:c>d>b>a

B.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c

C. b能分别与a、c、d 形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D. c 与a 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 电子稳定结构

 

D 【解析】b、d能化合成淡黄色的固体,b的原子半径小于d,b为O元素,d为Na元素;b、c能形成摩尔质量相同的两种单质,c的原子半径介于b与d之间,c为S元素;元素a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等于0,a的原子半径小于b,a为H元素。A项,a、b、c、d的核电荷数依次为1、8、16、11,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ba,A项正确;B项,非金属性:OS,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c,B项正确;C项,b与a、c、d形成的物质有H2O、H2O2、SO2、SO3、Na2O、Na2O2,其中H2O2、SO2、Na2O2具有漂白性,C项正确;D项,c与a形成的化合物为H2S,H2S中H原子达到2电子的稳定结构,D项错误;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环氧乙烷的结构简式为    B. N2的电子式为

C. C2H2 的比例模型为    D. 的分子式为C5H7O2

 

查看答案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焊接金属时常用NH4Cl溶液做除锈剂

B. 聚丙烯可用于制造汽车保险杠

C. 双氧水和酒精均可用于消毒杀菌,但原理不相同

D. 普通泡沫灭火器的内筒和外筒均使用钢作材质

 

查看答案

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2+、Ag+ 的氧化性。

(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

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说明氧化性Ag+>Cu2+

(2)方案2:通过Cu2+、Ag+ 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

实验

试剂

编号及现象

试管

滴管

1.0 mol/L

KI溶液

1.0 mol/L

AgNO3溶液

Ⅰ.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

1.0 mol/L

CuSO4溶液

Ⅱ.产生白色沉淀A,溶液变黄

 

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是________

经检验,Ⅱ中溶液含I2。推测Cu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CuI。确认A的实验如下:

a.检验滤液无I2。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b.白色沉淀B________

c.白色沉淀A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说明氧化性Ag+>Cu2+

(3)分析方案2Ag+ 未能氧化I- ,但Cu2+氧化了I-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

现象

无明显变化

a中溶液较快变棕黄色,b中电极

上析出银;电流计指针偏转

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色;

电流计指针偏转

 

(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 1 mol/L,b、d中溶液pH≈4)

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I-。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

方案2中,Cu2+能氧化I-,Ag+未能氧化I-的原因:_______

(资料:Ag+ + I- = AgI↓ K1 =1.2×1016;2Ag+ + 2I- = 2Ag↓+ I2  K2 = 8.7×108

 

查看答案

SO2广泛用于医药、硫酸工业等领域,回收废气中的SO2可用如下方法。

方法Ⅰ

用碱式硫酸铝Al2(SO4)x(OH)y溶液吸收富集SO2

方法Ⅱ

Fe2+Fe3+催化下,用空气(O2)SO2氧化为H2SO4

 

(1)方法Ⅰ的过程如下。

制备Al2(SO4)x(OH)y

Al2(SO4)3溶液中加入CaO粉末,调pH3.6。 CaO的作用之一是促进_______水解(填离子符号,下同),二是沉淀一部分_______

吸收:Al2(SO4)x(OH)y吸收SO2后的产物是_______(写化学式)。

解吸:加热②中产物,产生SO2,Al2(SO4)x(OH)y再生。

(2)方法Ⅱ中,在Fe2+催化下,SO2、O2H2O生成H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方法Ⅱ中,Fe2+的催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2 Fe2++ SO2+ O2=2 Fe3++ SO42-

: ……

写出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a.向FeCl2溶液滴入KSCN,无变化

b.向FeCl2溶液通入少量SO2,滴入KSCN,颜色变红。

c.取b中溶液,_______

(4)方法Ⅱ中,催化氧化后,采用滴定法测定废气中残留SO2的含量。将V 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废气中的SO21%H2O2完全吸收,吸收液用下图所示装置滴定,共消耗a mL c mol/L NaOH标准液。

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废气中残留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查看答案

2017年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投产成功。某地煤制乙醇的过程表示如下。

(1)Cu(NO3)2是制备“催化剂X”的重要试剂。

① 气体A是_______

② 实验室用Cu(NO3)2固体配制溶液,常加入少量稀HNO3。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HNO3的作用_______

③ NaClO溶液吸收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过程a包括以下3个主要反应:

Ⅰ.CH3COOCH3(g)+2H2(g)C2H5OH(g)+CH3OH(g)     ΔH1

Ⅱ.CH3COOCH3(g)+C2H5OH(g)CH3COOC2H5 (g)+CH3OH(g)     ΔH2

Ⅲ.CH3COOCH3(g)+H2(g)CH3CHO(g)+CH3OH(g)     ΔH3

相同时间内,测得CH3COOCH3转化率、乙醇和乙酸乙酯的选择性(如乙醇选择性= )如下图所示。

① 已知:ΔH1 < 0。随温度降低,反应Ⅰ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

②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温度可影响反应的选择性

B.225℃~235℃,反应Ⅰ处于平衡状态

C.增大H2的浓度,可以提高CH3COOCH3的转化率

③ 为防止“反应Ⅲ”发生,反应温度应控制的范围是_______

④ 在185℃下,CH3COOCH3起始物质的量为5 mol,生成乙醇的物质的量是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