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小组比较Cl-、Br-、I-的还原性,实验如下: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

某小组比较Cl-、Br-、I-的还原性,实验如下: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

现象

试管内颜色无明显变化用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管口产生白烟

溶液变黄把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实验1白烟是NH4Cl

B. 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 >Cl-

C. 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 >Br-

D. .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

 

C 【解析】A. 实验1中,浓硫酸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盐酸与氨气反应生成NH4Cl固体,故A正确;B. 实验1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验2中浓硫酸将溴离子氧化生成溴,溶液变黄;因此还原性:Br->Cl-,故B正确;C. 实验3中②中溶液中的浓硫酸和溴都能将碘化钠氧化生成碘,不能判断还原性:I->Br-,故C错误;D. 实验2中体现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实验1中体现了浓H2SO4的难挥发性,故D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脱除废水中氨氮(NH3)的流程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

B. 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4e- = 2H2O + O2

C. 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2 + OH- = Cl- + HClO

D. 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

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有机物L)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有机物L为高分子化合物

B. 1 mol 有机物L中含有2 mol酯基

C. 有机物L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D. 有机物L在体内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

 

查看答案

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  ΔH]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

B. 过程Ⅲ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2、CO2

C.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

D. 图示过程中的H2O均参与了反应过程

 

查看答案

下列变化中,未涉及到电子转移的是

A. H2C2O4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C2H5OH使酸性K2Cr2O7溶液变绿

C. CO2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D. H2O2使酸化的KI溶液变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NH4Cl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NH4Cl + H2O NH3·H2O +HCl

C. 工业上“氮的固定”:NH3 + HCl = NH4Cl

D. 比较微粒半径:N>Cl->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