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B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 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依据试管 D 中的反应,能否证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C的非金属性___(填 “能”或“否”)。
实验室中常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2)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此装置还需增加净化装置,请根据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按顺序选择所用的装置,正确的选项是 ______ ;
(3)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mL 12mol/L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mol,其主要原因有:① ______ ;② ______ .
(4)多余的氯气可以通过下列装置暂时储存后再利用,请选择可以用作氯气的储气的装置 ______ ;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和C 同族,B和D 同族,C的简单离子和B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 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 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 和E 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及相应化学式回答问题:
(1) 五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名称)。
(2) 由元素A 分别和元素B、D、E 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 元素A和E 形成的化合物与元素A和B 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E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单质E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及相应化学式回答问题:
(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
(3)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__________。
(1)取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的混合物进行铝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
(2)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金属Be与Al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写出B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 [Be(OH) 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5.4g某元素R的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RCl3和6.72L氢气,R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则R的原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R的氧化物溶于强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不能用带玻璃塞试剂瓶装NaOH溶液,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
(5)作为麻醉剂,氙气在医疗上很受重视,它的原子序数是____。取1mol氙气和3.5mol氟气于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后来余下了1.5mol的氟气同时有白色固体生成 ,此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6)若要使1mol CH4完全和Cl2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产物,则生成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A.5 mol B.4mol
C.2.5mol D.1mol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
B. 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一定含有SO42﹣和NO3﹣
C. 溶液中n(NH4+)=0.25mol
D. 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n(H+):n(Al3+):n(Mg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