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

B. 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一定含有SO42﹣和NO3

C. 溶液中n(NH4+)=0.25mol

D. 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n(H+):n(Al3+):n(Mg2+)=2:2:1

 

D 【解析】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说明气体是氢气,因此溶液显酸性,则CO32-和NO3-不能大量存在;②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不存在Fe3+;根据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图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又因为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继续进入氢氧化钠,沉淀不变,这说明溶液中还存在NH4+,由于溶液中还必须存在阴离子,所以一定还有SO42-;由图象可知,第一阶段为氢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1mol,则n(H+)=0.1mol;第三阶段为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7mol-0.5mol=0.2mol,则n(NH4+)=0.2mol;最后阶段为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0.8mol-0.7mol=0.1mol,则n[Al(OH)3]=0.1mol,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n(Al3+)=0.1mol;第二阶段为氢氧化钠沉淀镁离子、铝离子,共消耗氢氧化钠为0.5mol-0.1mol=0.4mol,则n(Mg2+)=(0.4mol-0.1mol×3)÷2=0.05mol,A.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NH4+,故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NO3-,一定含有SO42-,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n(NH4+)=0.2mol,故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n(H+):n(Al3+):n(Mg2+)=0.1mol:0.1mol:0.05mol=2:2:1,故D正确;故 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断裂1molH-H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形成1molH-N放出391kJ的能量,氨气的结构如图,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 2NH3,1molN2与3molH2反应时放热92kJ,则断裂1molN≡N所需要的能量为  (   )

A. 431kJ    B. 698kJ    C. 946kJ    D. 394kJ

 

查看答案

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卤素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

②砹(85At)是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1

③硒(34Se)的气态氢化物比S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差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铊(81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A. ①③④    B. ①③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 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 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 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查看答案

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知(  )

A. 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少

 

查看答案

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Xa、Yb、Z(b+1)-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mXanYb,得manb

B. 离子半径:Yb>Z(b+1)->Xa

C. Z(b+1)-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b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1Z一定大于HbY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