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K时,将n(HA)+n(Aˉ)=0.lmol的HA、NaA混合物溶于水形成1L溶液,溶液中c(HA)、c(Aˉ)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线表示的是c(Aˉ)的变化
B. pH=6 时,c(Na+)+c(HA)>0. 1mol/L
C. 298K时,Aˉ的水解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10-10
D. 若将等物质的量的HA、NaA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恰好为4.75
短周期元素W、X、Y、Z、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d、e、f、h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单质和a都由X组成,b由W、Y、Q三种元素组成0.05mol/Lb溶液的pH为1,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e是液体,f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元化合物沸点:e>d>c B. 氢化物的稳定性:Q>Y>X
C. 元素的非金属性:Y>X>W D. 原子半径的大小:Z>Q>Y
用惰性电极电解法制备硼酸[H3BO3或B(OH) 3]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阴极与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B.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ˉ=O2↑+4H+
C. 产品室中发生的反应是B(OH)3+OHˉ=B(OH)4ˉ D. 每增加1 mol H3BO3产品,NaOH溶液增重22g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pH=1l的Na2CO3溶液10L,由水电离出的OHˉ数目为0.0lNA
B. 1.0L1.0mo/L的 NaAlO2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2NA
C. 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共价键数为19NA
D. 常温下,13.6gNH3和21.3gCl2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2.4NA
按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推断出结论的是( )
选项 | 试剂X | Y中试剂及现象 | 结论 | 装置 |
A | 一种盐 | 酚酞溶液未变红 | 该盐不可能是铵盐 | |
B | 小苏打和纯碱 | 石灰水变浑浊 | 纯碱比小苏打稳定 | |
C | 氢氧化钙与氯化铵 | 硝酸银溶液中先产生沉淀后溶解 | Ag2O能溶于氨水 | |
D |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 | 淀粉、碘化钾和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变蓝 | 反应产生了Cl2 |
A. A B. B C. C D. D
对伞花烃(图I)常用作染料、医药、香料的中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对伞花烃呈液态且难溶于水
B. 图Ⅱ物质的一氯代物有5种结构
C. 对伞花烃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
D. 图中氢化反应既是加成反应又是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