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微粒间作用力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晶体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说明该晶体是离子晶体
B. BF3和CCl4的晶体类型相同,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 F2、Cl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
D. 化学变化必然伴随化学键的破坏与形成,物理变化则无需破坏化学键
将Cu片放入0.1 mol·L-1 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4 B. 3︰5 C. 3︰2 D. 4︰3
向5 mL 0.1 mol·L-1的KI溶液中滴加5~6滴0.1 mol·L-1的FeCl3溶液后,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证明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是
A. 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I沉淀产生
B. 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
C. 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Cl沉淀产生
D. 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有血红色
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AgCl(s) =Ag(s)+Cl(AgCl) [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 Cl(AgCl)+e-→Cl-(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恢复至初始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照时,电流由 铂流向银
B. 光照时,Pt 电极发生的反应为 2Cl-+2e-= Cl2
C. 光照时,Cl-向 Ag 电极移动
D. 光照时,电池总反应:AgCl (s)+Cu+(aq)=Ag(s)+Cu2+(aq)+Cl-(aq)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2C(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后,从容器中移走部分反应物A,则正反应速率将下降
B. 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改变反应前A与B的投料比,ΔH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D. 向反应体系中继续通入足量B气体,A有可能反应完全
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由此可以判断
A.R可能是第二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Ⅵ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它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