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燃煤发电厂在煤燃烧时加...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燃煤发电厂在煤燃烧时加入一些生石灰,能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

B. 人们所使用的材料,不一定是纯度越高越好

C. 洪涝灾害地区的灾民用明矾和漂白粉先后处理浊水后就可直接饮用

D. 通讯领域中的光导纤维不可长期浸泡在强碱性溶液中

 

C 【解析】A.加入少量的生石灰,二氧化硫最终与氧化钙和氧气反应转化为硫酸钙,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污染,故A正确;B.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生活中用途广泛,故B正确;C.洪涝灾害地区的灾民用饮用水处理过程为:加入明矾、静置沉淀、加入漂白粉、加热煮沸,故C错误;D.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钠等强碱反应而造成断路,所以通讯领域中的光导纤维不可长期浸泡在强碱性溶液中,故D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即有7个周期、18个族

B. 俄罗斯专家首次合成了原子,11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VIA族

C. 只有第I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D. 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

I.(1)“大象的牙膏”是著名化学实验之一,其实验方法是将浓缩的过氧化氢溶液与肥皂液混合,再滴加少量碘化钾溶液,即可观察到泡沫状物质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

已知:2H2O2(l)=2H2O(l)+O2(g)  △H=-196kJ/mol,活化能Ea=76kJ/mol,若用I催化时活化能Ea’=57kJ/mol。

①在H2O2溶液中加入KI溶液作催化剂,反应过程中先后发生甲、乙两个反应,实现了I与IO之间的转化,请依次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甲:______________;反应乙:____________

②反应甲为吸热反应,且甲的反应速率小于乙的反应速率,在下图中画出在H2O2溶液中加入KI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图_______

II.(2)Fe2+与Ag+在溶液中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室温时,初始浓度为0.1 mol/LFe(NO3)2溶液中c(Fe3+)随c(Ag+)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NO3)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A点数据,计算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下图的装置,证明上述反应的可逆性。闭合电键K,立即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石墨为电池的_____极,通过列式计算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雾霾”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环境问题.雾霾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性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得到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其中阴阳膜组合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①a表示____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A﹣E分别代表生产中的原料或产品.其中C为硫酸,则A表示______.E表示_______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SO3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²):n(HSO3)

99:1

1:1

1:99

pH

8.2

7.2

6.2

 

①Na2SO3溶液显______性,理由(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____

a.c(Na)=2c(SO32-)+c(HSO3),   

b.c(Na)> c(HSO3)> c(SO32-)>c(H)=c(OH

c.c(Na)+c(H)= c(SO32-)+ c(HSO3)+c(OH

(3)SO2经过净化后与空气混合进行催化氧化可制取硫酸,其中SO2发生催化氧化的反应为:2SO2(g)+O2(g)  2SO3(g).若在T1℃、0.1MPa条件下,往一密闭容器通入SO2和O2(其中n(SO2):n(O2)=2:1),测得容器内总压强与反应时间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得T2℃时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C点的正反应速率vc(正)与A点的逆反应速率vA (逆)的大小关系为vc(正)_____vA (逆)(填“>”、“<”或“=”)

③图中B点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查看答案

CO2既是温室气体,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1)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 2NO(g) N2(g)+CO2(g)  △H,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浓度/(mol/L)/\时间/min

0

10

20

30

40

NO

2.0

1.16

0.40

0.40

0.6

N2

0

0.42

0.80

0.80

1.2

CO2

0

0.42

0.80

0.80

1.2

 

①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2:3:3,则达到新平衡时NO的转化率____(填“升高”或“降低”),△H____0(填“>”或“<”)。

②根据图表数据分析T1℃时,该反应在0~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mol·L-1·min-1;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

③若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B.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C.通入一定量的NO                  D.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2)工业上用CO2和H2反应合成二甲醚(CH3OCH3)。二甲醚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电量大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一种二甲醚氧气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用NaOH溶液作CO2捕捉剂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而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Na2CO3。若某次捕捉后得到pH=10 的溶液,则溶液c(CO32-)∶c(HCO3-)=____________。[常温下K1(H2CO3)=4.4×10-7、 K2(H2CO3)=5×10-11]。

 

查看答案

I.甲醇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又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

(1)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①CO(g)+2H2(g)CH3OH(g)  △H1

②CO2(g)+H2(g)CO(g)+H2O(g)  △H2 =41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①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CO”表示CO的化学键)数据见表:由此计算△H1=________ kJ·mol-1

②请写出CO2(g)和H2(g)反应生成CH3OH(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_______________ 。 (反应①和反应②对应的平衡常数为K1和K2

(2)由甲醇、氧气和NaOH溶液构成的新型手机电池,可使手机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Ⅱ.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 (g)2NO2 (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3)如图所示表示NO2变化曲线的是____,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v(NO2) =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体系颜色不再改变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