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时,用0.10m/L的弱碱BOH滴定10.00 ml a mol/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B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N点溶液中存在关系式:c(C1—)=c(B+)+c(B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点溶液中存在c(H+)=c(OH—)+2c(BOH)+c(B+)
B. N、Q两点溶液中BOH电离平衡常数:N<Q
C. P点BOH过量,此时溶液中c(B+)>c(Cl—)
D. a<0.108
某温度时,可用K2S沉淀Cu2+、Mn2+、Zn2+三种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离子对应的硫化物中Ksp(CuS)最小,约为1×10-20
B. 向MnS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c(S2-)增大
C. 可用MnS除去Mn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ZnCl2
D. 向浓度均为1×10-5mol/L的Cu2+、 Zn2+、Mn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mol/的Na2S溶液,Mn2+最先沉淀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Z组成的单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B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常温下Y、Z 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pH=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与B 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离子半径: Z>X>Y>W
C. W、Y、Z 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D. 将等物质的量的A、C溶于同一烧杯水中,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X溶液逐滴加人固体Y中,装置B的试管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选项 | X溶液 | 固体Y | Z溶液 | 现象 |
|
A | 稀硫酸 | 亚硫酸钠 | 品红试液 | 品红褪色 | |
B | 浓氨水 | CaO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
C | 盐酸 | 石灰石 | 硅酸钠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
D | 双氧水 | MnO2 | 氢硫酸溶液 | 产生浑浊 |
A. A B. B C. C D. D
某有机物加氢反应后生成
,该有机物可能是
A. 乙醛的同系物 B. 戊醛的同分异构体
C. 丙醇的同系物 D. 丁醇的同分异构体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6NA
B. 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 的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 25℃时,pH=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等于0.1NA
D. 已知反应: Cu2S+O2
2Cu+SO2,每生成1molCu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