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化合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 C、N、F B. N...

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化合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 CNF    B. NaMgAl    C. FClBr    D. PClS

 

B 【解析】A. C、N的最高价分别是+4和+5价,F没有正价,A错误;B. Na、Mg、Al的最高价分别是+1、+2和+3价,依次递增,B正确;C. F没有正价,Cl、Br的最高价均是+7价,C错误;D. P、Cl、S的最高价分别是+5、+7和+6价,D错误,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乙烯与溴水反应

B. 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并保持55℃60℃

C. 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反应

D. 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

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释放出能量

D. 若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则反应吸收能量

 

查看答案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 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 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查看答案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新制Cu(OH)2与葡萄糖反应可制备Cu2O,该反应中葡萄糖是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用H2O2、H2SO4混合溶液浸泡废铜屑可制备CuSO4,实现“变废为宝”。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氧化亚铜(CuCl)是微溶于水、易被氧化的白色固体,广泛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化学分析试剂等。用NH4NO3氧化海绵铜(含Cu和CuO)制备氯化亚铜的部分流程如下:

①步骤Ⅰ中,当0.2molNH4NO3参加反应时,反应中有1mol电子发生转移,则铜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中充分反应后,分离出产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Ⅱ中物质X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SO2       b.Cl2   c.H2O2       d.(NH4)2SO3

该物质需过量的原因之一是加快反应速率,另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1)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小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同一周期及同一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_______ 电子能力递变规律。

②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__(填字母序号)。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③写出d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乙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碳、氮、硅元素的原子的非金属性强弱。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一种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烧杯中盛放C的溶液。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可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还需采取的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