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室制取NH3并进行干燥、收集验满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取NH3 B. 干燥NH3 C. 收集NH3并验满 D. 吸收多余NH3
有机物E是医药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
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B→D的过程中,B分子的羧基全部酯化,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D→E的反应历程如下:

写出反应Ⅱ、Ⅲ的反应类型:Ⅱ__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__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a.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b.常温下能与Na2CO3反应并释放出气体
(5)请写出以CH2=CH2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用)制备OHC—CHO(乙二醛)的合成路线流程图(须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B……
目标产物)
联碱法(候氏制碱法)和氨碱法的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图:

(1)两种方法的沉淀池中均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是_________,Y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Z中除了溶解的氨气、食盐外,其它溶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排出液中的溶质除了氢氧化钙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联碱法中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铵晶体的过程推测,所得结论正确是_______。
a.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
b.通入氨气能增大NH4+的浓度,使氯化铵更多析出
c.加入食盐细粉能提高Na+的浓度, 使NaHCO3结晶析出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碱法中,每当通入NH3 22.4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时可以得到纯碱50.0g,则NH3的利用率为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01)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含有丰富的化学元素。
(1)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阳极产物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从海水中提溴(Br 2 )大致有以下步骤。
①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Cl2,将海水中的 Br- 氧化为 Br2 。
②用热空气将 Br 2 从上述溶液中吹出,并由浓 Na 2 CO 3 溶液吸收,转变为 NaBr、NaBrO 3和CO2 。吸收1 moL Br 2 需消耗 Na2CO3 ________moL。
③再将所得混合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得到浓度较高的溴水,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Br— +____ BrO3— +____H + →____ Br2 +____H2O
(3)碘主要从海带中提取,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海带为原料制得少量碘水之后,欲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请简述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同温同浓度的Na2CO3溶液、NaHCO3溶液,PH大小顺序为________˃ 。Na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c(CO32-)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请用平衡理论解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I. 利用反应:6NO2 + 8NH3
7N2 + 12 H2O处理NO2。
II. 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可发生反应:NO2(g)+SO2(g)
SO3(g)+NO(g) −Q (Q>0) 。
III. 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 + 2H2(g)
CH3OH(g) 。
(1)硫离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氨气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氨气分子属于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者“非极性”)。
(2)C、O、S、N这四种元素中属于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能证明其递变规律的事实是(________)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b、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d、其两两组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3)对于I中的反应,120℃时,该反应在一容积为2L的容器内反应,20min时达到平衡,10min时电子转移了1.2mol,则0~10min时,平均反应速率υ(NO2) =_______________。
(4)对于II中的反应,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 NO2浓度保持不变
c. NO2和SO3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5)请写出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_________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6)对于III中的反应,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示。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 kPa左右,简述选择此压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0.1 mol/L Na2CO3溶液中,微粒间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Na+] + [H+]=[OH—] + [HCO3—] + [CO32—]
B. [Na+]>[CO32—]>[HCO3—]>[OH—]
C. [Na+]=2[CO32—] + 2[HCO3—] + 2[H2CO3]
D. [Na+]>[HCO3—]>[CO32—]>[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