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X、Y、Z、W、Q、M六种元素均为前四周期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

X、Y、Z、W、Q、M六种元素均为前四周期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Y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了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这三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Z基态原子的2p原子轨道为半充满状态;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Q基态原子的3p原子轨道上有4个电子;M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

(1)写出M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

(2)Y、Z元素的某些氢化物的分子中均含有18个电子,其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填分子式);Y、Z 的这些氢化物的沸点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3)木精(分子组成为YX4W)是一种有毒化合物,极易溶于水。木精极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木精分子与水分子间可形成分子间氢键,请画出在木精水溶液中氢键的图示:_____(“A-H…B”的形式表示)。

(4)比较W、Q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并从键能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

(5)ZX3Z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空间构型为________

 

[Ar]3d54s1 N2H4 H2N-NH2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CH3-CH3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O-H···O 热稳定性H2O>H2S,H2O分子中H-O的键能大于H2S分子中H-S的键能 sp3 三角锥形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即X为H,Y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了三种能量不用的原子轨道,且三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等,即1s22s22p2,推出Y为C,Z的基态原子的2p原子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即Z为N,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即W为O,Q的基态原子的3p原子轨道上有4个电子,即Q为S,M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即M为Cr,(1)Cr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r]3d54s1;(2)C的氢化物中有18个电子分子式为C2H6,N的氢化物中含有18个电子的分子式为N2H4,N2H4中存在分子间氢键,C2H6中不存在分子间氢键,即N2H4的熔沸点高于C2H6;(3)木精的化学式为CH4O,结构简式为CH3OH,木精极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木精分子与水分子间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此氢键的表示形式为 O-H···O;(4)氢化物分别是H2O、H2S,H2O的热稳定高于H2S,H2O分子中H-O的键能大于H2S分子中H-S的键能;(5)ZX3的化学式为NH3,中心原子N有3个σ键,1个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4,即NH3的杂化类型为sp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磁性材料氮化铁镍合金可用Fe(NO3)3、Ni(NO3)2、丁二酮肟()氨气、氮气、氢氧化钠、盐酸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1)写出基态Ni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2)丁二酮肟分子中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该分子中π键和δ键的个数比为______其中N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

(3)过量NH3F2在铜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NF3分子。NF3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__

(4)Ni(NO3)2溶液中滴加氨水,刚开始时生成绿色Ni(OH)2沉淀,当氨水过量时,沉淀会溶解,生成[Ni(NH3)6]2+的蓝色溶液,写出此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氧族元素和卤族元素都能形成多种物质,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

(1)下面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

(2)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于卤素单质,溴化碘和水反应所得产物中有一种为三原子分子,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

(3)F2与其他卤素单质反应可以生成CF3、BrF3等。已知反应Cl2(g)+3F2(g)=2C1F3(g) △H=-313kJ/mo1;F-F键的键能为159 kJ/mo1;,Cl-C1键的键能为242 kJ/mo1;ClF3C1-F键的平均健能为____kJ/mol。ClF3的熔、沸点比BrF3______(”)。

(4)根据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______

 

第一电离能(kJ/mol)

1681

1251

1140

1008

 

 

(5)无机含氧酸HmROn可以写成(HO)mROn-m的形式,(n-m)的值越大,HmROn的酸性越强。则酸性: H2SeO4_____H2SeO3 (“<” >”)。

(6)S的常见单质S8的结构为,S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_

(7)一定条件下,CH4CO2都能与H2O形成笼状结构(如下图所示) 的水合物晶体。CH4H2O形成的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可燃冰中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是_______

 

查看答案

Q、T、X、Y、Z、W六种元素为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系,其中Q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pH>7;元素X、Y位于同一主族,元素X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处于三个不同的能级,且s能级的电子总数比p 能级的电子总数少1。元素Z位于IVB,元素W的基态原子内层电子全充满,最外层电子数为3。(请用对应的元素符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W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

(2)Q、T、X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Y2T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中心原子的价层电了对数为___________单质Y与湿润的Na2CO3 反应可制备Y2T,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Q的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5)已知Z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含2的两种颜色的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但相关实验证明,两种品体的组成皆为Z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2/3。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及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因为其中含有[Cu(H2O)4]2+,该离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标出配位键,不考虑空间构型)。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会生成蓝色沉淀,再滴加氨水至沉淀刚全部溶解时可得到蓝色的[Cu(NH3)4SO4溶液,继续向其中加入乙醇会有蓝色晶体析出,原因是_______

(2)新制Cu(OH)2悬浊液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酸的沸点高于乙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配合物[Cu(CH3CN)4]BF4[四氟硼酸四(乙腈) 合铜(I)]是有机合成中常见催化剂。该配合物中与中心Cu形成配位健的原子_________。BF4-的空间构型为_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

(4)已知: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即可得到配合物A。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1mol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

标出配合物A 中的配位键________

 

查看答案

X、Y、Z、W、E、F、G七种元素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6X的一种核素能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其常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M;Z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W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E的基态原子的所有电子位于四个能级且每个能级均全充满;F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中最大;G的基态原子N层只有一个电子,内层电子全部排满。请回等下列问题: (X、Y、Z、W、E、F、G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写山F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2)Y、Z、W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3)以下可以表示X的基态原子的原子轨道表示式的是____________

A.   B.    C.

(4)下图可以表示F的氢化物中电子云重叠方式的是_______

  A.     B.     C.   D.

(5)基态E原子核外存在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6)G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_____区,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