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亚硝酸钠(NaNO2) 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相似。下面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Na...

亚硝酸钠(NaNO2) 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相似。下面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NaNO2制取实验和纯度检验实验。该小组收集了相关资料:

①SO2 HNO3溶液反应生成NOx H2SO4

②3NO2-+2H+=2NO↑+NO3-+H2O

③NO2-+Ag+=AgNO2↓(AgNO2为淡黄色接近白色固体,在水中形成沉淀)

Ⅰ.亚硝酸钠的制取实验

(1) 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B中逸出的NONO2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需控制C装置中溶液pH>7,否则C中生成的NaNO2的产量会下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根据题干所给信息设计实验证明C装置中有NO2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选用的试剂: 稀硝酸、硝酸银溶液、NaOH溶液)

Ⅱ.亚硝酸钠的纯度检验

已知:NO2- + MnO4-+ H+→NO3-+ Mn2++H2O

(6)反应结束后C中溶液通过结晶获得NaNO2粗产品mg,溶解后稀释至250mL,分别取25.00mLcmol/L的酸性KMnO4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每次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为VmL。则粗产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用含c、V、m的式子表示)。

 

分液漏斗 Na2SO3+H2SO4 (浓)=Na2SO4+SO2↑+H2O 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让反应充分进行 7SO2+6HNO3+4H2O=4NO+2NO2+7H2SO4 如果pH<7,亚硝酸盐会转化为硝酸盐和NO气体,使其产量下降 取C中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硝酸有气体生成,遇空气变红棕色,则证明C中有NO2- 生成 (345cv/2m) %或3.45cv/2m 【解析】(1) 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A装置中利用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制备二氧化硫,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 (浓)=Na2SO4+SO2↑+H2O;(2)B装置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让反应充分进行;(3)若装置B中逸出的NO与NO2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SO2+6HNO3+4H2O=4NO+2NO2+7H2SO4;(4)根据已知信息可知如果pH<7,亚硝酸盐会转化为硝酸盐和NO气体,使NaNO2的产量会下降;(5) 取C中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硝酸有气体生成,遇空气变红棕色,则证明C中有NO2- 生成;(6)消耗酸性KMnO4是0.001cVmol,根据方程式可知亚硝酸钠是0.0025cVmol,因此粗产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0.1mol·L-1K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H2A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pH)。已知pKa=-lgKa,25℃时H2ApKa1=1.85,pKa2=7.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所得溶液中: 2c(H2A)+c(A2-)=0.1mol/L

B. b点所得溶液中: 2c(H2A)+c(H+)=c(A2-)+c(OH-)

C. c 点所得溶液中: c(K+)<3c(HA-)

D. d点所得溶液中A2-第一级水解平衡常数为10-6.81

 

查看答案

目前海水液化可采用双极膜电液析法、同时获得副产品,其模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双极膜(BP)是阴、阳复合膜,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H2O解离成H+OH-,作为H+OH-离子源。M、N 为离子交换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该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B. 电子流向: 电源负极→X电极→Y 电极电源正极

C. 电路中每转移1mol 电子,X、Y两极共得到标准状况下16.8L的气体

D. M为阳离子交换膜,A室获得副产品NaOH; 若去掉B室双极膜,B室产物不变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操作、现象及实验原理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操作和现象

实验原理或结论

A

验证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

1mLlmol·L-1MgCl2溶液中滴加22mol·L-1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21mol·L-1'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成红褐色沉淀

3Mg(OH)2(s)+2Fe3+(aq)2Fe(OH)3(s)+3Mg2+(aq)

B

  HClO CH3COOH 的酸性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酸越弱,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其盐溶液碱性越强

C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

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而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

D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a在加热时完全分解为三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另一种产物c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 x<y<z<w

B. y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C. a、b、c中均含有极性共价健: a属于电解质,bc都属于 非电解质

D. 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会抑制水的电离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丁烷与新戊烷互为同系物,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甲酸甲酯、油脂分别与热NaOH 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均有醇生成

C. 用水只能鉴别苯和溴苯,不能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D. 的一氯代物有9(不考虑立体异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