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操作、现象及实验原理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 实验目的 | 操作和现象 | 实验原理或结论 |
A | 验证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 | 向1mLlmol·L-1MgCl2溶液中滴加2滴2mol·L-1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2滴1mol·L-1'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成红褐色沉淀 | 3Mg(OH)2(s)+2Fe3+(aq) |
B | 比 较 HClO 和CH3COOH 的酸性 |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 酸越弱,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其盐溶液碱性越强 |
C |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 | 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 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而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 |
D |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 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A. A B. B C. C D. D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a在加热时完全分解为三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另一种产物c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 x<y<z<w
B. y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C. a、b、c中均含有极性共价健: a属于电解质,b和c都属于 非电解质
D. 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会抑制水的电离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丁烷与新戊烷互为同系物,
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甲酸甲酯、油脂分别与热NaOH 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均有醇生成
C. 用水只能鉴别苯和溴苯,不能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D.
的一氯代物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B. 1mol硝基(-NO2)与46g二氧化氮所含的电子数均为23NA
C. 16.2g14C10H2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2NA
D. 向含1molFeI2的溶液中通入1molCl2充分反应,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描述内容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 描述 | 分析 |
A |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 ,积变又还成丹砂” | 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
B |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 | 涉及的操作是蒸馏 |
C |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 硝石中含碘单质 |
D | “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浣衣发面,去垢” | 利用其水解显碱性去污 |
A. A B. B C. C D. D
碳族元素包括:C、Si、 Ge、 Sn、Pb。
(1)碳纳米管有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个碳原子通过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 结合在一起。
(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2分子中Sn—Br的键角 120°(填“>”“<”或“=”)。
(4)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Ba2+处于晶胞中心,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每个Ba2+与 个O2-配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