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 A+B→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A+B→X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②X→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 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 单质沸点的高低
C.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 + O2
2S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molSO2和1 molO2反应可生成2 molSO3
B. 向上述反应中再加入18O2,达平衡时,18O只存在于SO3中
C. 升高温度,只能加快2SO2+O2
2SO3(g)反应的正反应速率
D. 选择适宜的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下表所示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元素 | A | B | C | D | E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71 | 0.099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1 | -1 |
A. A、B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A>B
B. D、E形成单质的氧化性D2>E2
C. A单质着火时,可以用干粉灭火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H2CO4<HEO4
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错误的是
A. 热稳定性: SiH4< PH3 < NH3 B. 沸点: H2O > H2Se > H2S
C. 离子的还原性: Cl- < Br- < I- D. 最高化合价: N < O < 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同的离子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相同
B.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
C.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D. 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