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核 B. 化学键 C. 状态 D. 核外电子数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A B. B C. C D. D
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等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的“钙、镁、锌、硒”是指
A. 元素 B. 原子 C. 离子 D. 核素
研究者设计利用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殊性质合成某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已省略):

已知: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和⑤所属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所需的条件为___________,E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X是C的同分异构体,X只含一种官能团且1mol X与足量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2 molCO2,则X的结构有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 :2 : 2 :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的相关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铜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基态铜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占据该最高能层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金属相互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互化物,如Cu9Al4、Cu5Zn8等。某金属互化物具有自范性,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该金属互化物属于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3)铜能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Cu(SCN)2,1mol(SCN)2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SCN)2对应的酸有硫氰酸(H-S-C
N)、异硫氰酸(H-N=C=S)两种。理论上前者沸点低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晶体中铜原子的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堆积,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个数为________。
(5)铜与金形成的金属互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a nm,该金属互化物的密度为____________(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g·cm-3。

从煤化工行业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工业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煤的气化获得的化工原料气中含有的少量羰基硫(COS)会引起催化制中毒,大气污染等问题。
①羰基硫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正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羰基硫的脱硫方法之一为COS(g)+H2(g)=H2S(g)+ CO(g) ΔH=+7kJ·mol-1,已知反应中部分物质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 C=O | C=S | H-S | H-H |
键能(kJ·mol-1) | 745 | 577 | 339 | 436 |
则CO分子中的碳氧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______。
(2)羰基硫在高温下发生水解反应:COS(g)+H2O(g)
H2S(g)+CO2(g)。T℃时,将0.30 molCOS(g)与0.50mol H2O(g)充入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30 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H2S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30。
①0~30 s内,COS的平均反应速率v(COS)=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向反应容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COS的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COS B.H2O C.H2S D.CO2
(3)将含H2S尾气的空气按一定流速通入酸性FeCl3溶液中,可实现含H2S尾气的空气脱硫。在FeCl3 溶液吸收H2S的过程中,溶液中的n(Fe3+)及被吸收的n(H2S)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中信息可知,0~t1时间段内,一定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t1时刻后,溶液中n(Fe3+)保持微量减少至基本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