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2015年8月12号接近午夜时分,天津滨海新区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

2015812号接近午夜时分,天津滨海新区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火光震天,并产生巨大蘑菇云。根据掌握的信息分析,装箱区的危险化学品可能有钾、钠、氯酸钠、硝酸钾、烧碱,硫化碱、硅化钙、三氯乙烯、氯碘酸等。运抵区的危险化学品可能有环己胺、二甲基二硫、甲酸、硝酸铵、氰化钠、4,6-二硝基苯-邻仲丁基苯酚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成NH4NO3、NaCN两种物质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甲基二硫和甲酸中,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填名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碱所属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硫化碱(Na2S)的S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硝酸铵中,NO3-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1mol化合物NaCNCN-所含的π键数为_____,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_。(CN)2又称为拟卤素,实验室可以用氰化钠、二氧化锰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写成该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钠钾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晶胞中K 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已知金属原子半径r(Na)=186pm、r(K)=227pm,计算晶体的空间利用率 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不需要计算出结果)。

 

N 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左向右总体呈增大的趋势,同主族由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但N 原子的2p 能级为半充满的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比O 的大,故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 甲酸 因为甲酸和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二甲基二硫和水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 离子晶体 1s22s22p63s23p6 或[Ne] 3s23p6 平面正三角形 sp2 杂化 2NA N2 或CO 2NaCN+MnO2+2H2SO4(浓)MnSO4+ Na2SO4+(CN)2↑+2H2O Na3K(或KNa3) 6 【解析】试题分析:(1)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自左而右呈增大趋势,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但N原子的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氧元素的,故NH4NO3、NaCN两种物质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 故答案为:N;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自左而右呈增大趋势,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但N原子的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氧元素的; (2)甲酸与水形成氢键,而二甲基二硫不能,故二甲基二硫和甲酸中溶解度较大的是甲酸,烧碱由钠离子和氢氧根构成,所以烧碱是离子晶体,S2-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其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63s23p6, 故答案为:甲酸;甲酸与水形成氢键;离子晶体;1s2s22p63s23p6; (3)NO3-离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数==0,价层电子对数=3+0=3,所以NO3-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sp2。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sp2; (4)原子序数相等、价电子总数也相等的微粒互为电子,CN-与N2互为等电子体,二者结构相似,CN-中含有C≡N三键,三键中含有1个σ键、2个π键数,所以1mol化合物NaCN中CN-所含的π键数为2NA,CN-中含有两个原子、10个价电子,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CO、N2, 根据制取氯气的反应可知,氰化钠、二氧化锰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CN)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CN+MnO2+2H2SO4(CN)2+Na2SO4+MnSO4+2H2O。 故答案为:2NA;CO、N2;2NaCN+MnO2+2H2SO4(CN)2+Na2SO4+MnSO4+2H2O; (5)晶胞中,钠原子数为12×1/4=3,钾原子数为8×1/8=1,所以合金的化学式为KNa3, 根据晶胞图可知,每个K 原子周围有6个钠原子,所以晶胞中K 原子的配位数为6, 晶胞中钠原子和钾原子体积之和为4/3π[(186pm)3×3+(227pm)3],晶胞的边长为钠原子和钾原子的直径之和为2×(186pm+227pm),所以晶胞的体积为(2×186pm+2×227pm)3,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π[(186pm)3×3+(227pm)3]÷(2×186pm+2×227pm)3}×100%=×100%, 故答案为:KNa3;6;×10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COCO2是火力发电厂释放出的主要尾气,为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发电厂试图采用以下方法将其资源化利用,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

1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方法,可以将CO2变废为宝。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甲醇、CO的燃烧热分别是726.5kJ·mol-1110.5 kJ·mol-1。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2COCl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光气(COCl2)。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Cl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g+Cl2g COCl2gΔH = a kJ/mol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t/min

n(CO)/mol

n(Cl2)/mol

0

1.20

0.60

1

0.90

 

2

0.80

 

4

 

0.20

 

①反应02min末的平均速率vCOCl2=__________mol/L·min)。

②在2min4min间,vCl2______vCl2 (填“>”“=”“<”), 该温度下K =______

③已知XL可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下图表示L一定时,CO 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a_________0 (填“>”“=”“<”)。

3在催化剂作用下NOCO转化为无毒气体:

2COg)+2NOg2CO2 g)+N2 g

ΔH=748 kJ·mol-1

①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不同温度下测定的氮氧化物转化率如图1所示。温度高于710K时,随温度的升高氮氧化物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测定空气中NOCO含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方法1:电化学气敏传感器法。其中CO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则工作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2:氧化还原滴定法。用H2O2溶液吸收尾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强酸,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浓度。写出NO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COH2可以制备甲醇,反应为COg+2H2g CH3OHg),以甲醇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可制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惰性电极)若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为0.8mol,当有0.5mol甲醇参与反应时,电解质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制取NaClO2晶体按下图装置进行制取。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NaClO2分解成NaClO3NaCl。

(1)50%双氧水配制30%H2O2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内生成的ClO2气体与装置D中混合溶液反应生成NaClO2生成NaClO2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后,经以下步骤可从装置D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请补充完整操作③

55℃蒸发结晶;   ②趁热过滤;  ___________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样品杂质分析与纯度测定

(6)上述实验制得的NaClO2晶体中含少量Na2SO4。产生Na2SO4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B中有SO2气体产生,并有部分进入D装置内

b.B中浓硫酸挥发进入D中与NaOH中和

c.B中的硫酸钠进入到D装置内

(7)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

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O2+ 4I+4H+ =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 +2S2O32=2I+S4O62)。

①确认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

碱式碳酸钴[Cox(OH)y(CO3)z]常用作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的添加剂,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称取3.65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②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③加热甲中玻璃管,当乙装置中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

④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⑤计算。

(2)步骤④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填字母)连接在__________(填装置连接位置)。

(4)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乙装置的质量/g

丙装置的质量/g

加热前

80.00

62.00

加热后

80.36

62.88

 

(5)CoCl2·6H2O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工艺如下:

已知: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开始沉淀(pH)

2.3

7.5

7.6

3.4

完全沉淀(pH)

4.1

9.7

9.2

5.2

 

①净除杂质时,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加入CoCO3pH5.2~7.6,则操作获得的滤渣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盐酸调整pH2~3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

④操作过程为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

 

查看答案

25℃时,有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Ka=1×10-4.75

B. pH=5.5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C. pH=3.5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mol·L-1

D. 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查看答案

X、Y、Z、W、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Z、W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B.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M>W>Z>Y>X

C. 化合物YW2、ZW2都是酸性氧化物

D. 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HCO3溶液,在阳极区出现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