铑基催化剂催化CO加氢合成甲醇(CH3OH)、乙醛(CH3CHO)、乙醇等碳的含氧化合物是近年来化学界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
(1)已知:(ⅰ)CO(g)+2H2(g)
CH3OH(g) △H1=-90.1kJ/mol
(ⅱ)2CH3OH(g)
CH3OCH3(g)+H2O(g) △H2=-24.5kJ/mol
(ⅲ)C2H5OH(g)
CH3OCH3(g) △H3=+50.7kJ/mol
则由CO催化加氢制备乙醇气体(另一产物为水蒸汽)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成本低、效率高,某研究所尝试用DMFC电解处理含氰电镀废水。调节废水pHl0~12.5,电解过程中,CNˉ先被氧化成CNOˉ(两种离子中氮元素均为-3价),再进一步氧化为碳酸盐和N2。
①请写出CNOˉ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②欲处理1m3CNˉ含量为390mg/L的电镀废水,至少需准备________kg甲醇。
(3)在2.0L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CO与2molH2,在反应温度T1时进行如下反应:
CO(g)+2H2(g)=CH3OH(g),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n)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总物质的量n/mol | 3.0 | 2.7 | 2.5 | 2.3 | 2.1 | 2.0 | 2.0 |
①在0~5min时段,反应速率v(CH3OH)为________;有利于提高上述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高压
②计算温度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1________;T1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2,平衡常数增大,则T2________T1(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5℃时,某浓度H3P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各种含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8(H3PO4)和6(HPO42-)的变化
B. 25℃时,H3PO4的电离常数K1=10-2.1
C. pH=7.2时,溶液中c(H2PO4ˉ)+c(HPO42-)+c(OHˉ)=c(Na+)+c(H+)
D. pH=12.3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2.3mol/L
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Z和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Z2;25℃时,0.1mol·L-1XW溶液的pH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Z、R、W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 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C. 原子半径:X<Y<Z<R<W
D. Y、z均可与Ⅹ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第三代混合动力车目前一般使用镍氢电池(M表示储氢合金;汽车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其总反应式为
。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混合动力汽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ˉ==Ni(OH)2+OHˉ
B. 混合动力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解液中OHˉ向甲电极移动
C. 混合动力汽车下坡或刹车时,甲电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
D. 混合动力汽车下坡或刹车时,电流的方向为:甲电极→发动机→乙电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鉴别乙酸溶液、蔗糖溶液、葡萄糖溶液
B.
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C. 苯乙烯、植物油和苯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其结构中都含有碳碳双键
D. 有机物(C4H10)的一溴代物有六种结构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3.2gSO2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0.05NA
B. 100 mL PH=2的 CH3COOH溶液中所含氢离子数小于1.0×10-3NA
C. 常温常压下,13g苯和苯乙烯混合物中所含原子数为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的NaOH稀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